根據《行政復議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行政復議機關違反本法規定,無正當理由不予受理依法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或者不按照規定轉送行政復議申請的,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的行政處分;經責令受理仍不受理或者不按照規定轉送行政復議申請,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本條是關于行政復議機關無正當理由不予受理依法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或者不按照規定轉送行政復議申請的,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違法行為所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本條對三種違反行政復議法的行為規定了法律責任:
1、行政復議機關無正當理由不予受理依法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的。
《行政復議法》第十七條明確規定:“行政復議機關接到行政復議申請后,應當在五日內進行審查,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決定不予受理,并書面告知申請人;對符合本法規定,但是不屬于本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復議機關提出。”“除前款規定外,行政復議申請自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收到之日起即為受理。”這就是說,對申請人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除了行政復議法明確規定為不屬于行政復議受案范圍的外,行政復議機關都應當予以受理。
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不屬于行政復議受案范圍的有:
(一)申請人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對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國務院部門、省級政府和有立法權的市級政府制定的規章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
(二)申請人對不是由具體行政行為附帶出來的抽象行政行為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就是說,申請人的行政復議申請中,沒有侵犯了自身權利的具體行政行為存在,只有抽象行政行為,這不在行政復議的受案范圍之內;
(三)申請人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或者其他人事處理決定而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
(四)申請人不服行政機關對民事糾紛作出的調解或者其他處理而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
(五)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除了上述五類情況外,對申請人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都必須受理,否則就是不作為的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行政復議機關不按照規定轉送行政復議申請的。
《行政復議法》第十八條規定:“依照本法第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接受行政復議申請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對依照本法第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屬于其他行政復議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自接到該行政復議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轉送有關行政復議機關,并告知申請人。接受轉送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第十七條的規定辦理。”根據這一規定,行政復議機關在接到申請人的行政復議申請后,經審查認為應當屬于其他行政復議機關受理的,必須在五日內及時轉送,并告知申請人。否則,就是不作為的違法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行政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限內不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
《行政復議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的,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并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三十日。”
根據這一規定,除了情況比較復雜的案件外,行政復議機關應當在受理復議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依法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情況比較復雜的復議案件,如一些土地、礦藏、森林、山嶺等自然資源確權的復議案件,因為糾紛由來已久,情況復雜,復議機關調查取證的難度比較大,因而辦理案件所需時間較長。
對于這類案件,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一個月的時間作出行政復議決定,即行政復議機關最遲應當在九十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如果行政復議機關超過法定的六十日、九十日的辦案期限,沒有作出行政復議決定,即為不作為的違法失職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對于以上三種違法行為,《行政復議法》第三十四條規定承擔法律責任的形式是行政責任。
行政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行政處罰是國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行政機關依法進行行政管理,保障法律貫徹實施的重要手段,是行政責任中的一種形式、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這部法律從行政處罰的設定、實施機關、處罰程序等方面對行政處罰進行了規范,從而完善了我國的法律責任制度,對于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行政處罰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行政處罰法規定的程序實施。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8??0?吊銷執照;行政拘留。
除了行政處罰以外,行政責任還有一種重要的形式就是行政處分,它適用于國家行政機關內部,是上級對有隸屬關系的下級違反紀律的行為或者是尚未構成犯罪的輕微違法行為給予的紀律制裁。本條只規定了行政處分這一行政責任。行政復議機關違反行政復議法規定,無正當理由不予受理依法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或者不按照規定轉送行政復議申請的,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的行政處分;經責令受理仍不受理或者不按照規定轉送行政復議申請,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保證是指什么
2021-03-24交通事故醫療費是按責任主次承擔的嗎
2020-11-25<交通事故篇> 發生交通事故,賠償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離婚后坐牢前妻孩子可以探望嗎
2021-03-24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一般應負什么刑責
2021-01-23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土地糾紛找民政嗎
2021-02-21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投保人解除合同需要經被保險人同意是否合法
2021-01-07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