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企業借款合同的效力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1、企業借款合同無效的認定應以《合同法》的規定為準。在企業貸款合同無效的認定中,企業向銀行貸款從事違法經營的,應當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情形認定。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2、企業之間的借款合同無效。
(1)對于直接以借款合同形式表現出來的企業間借貸,法院一般認為其違反國家有關金融管理法規而無效。有的法院適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四)項之規定,以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為由認定合同無效。有的法院也直接適用《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五項之規定,以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益的民事行為屬無效民事行為的規定而確認合同無效。
(2)對于變相借貸合同的處理,有關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的適用更是紛繁多樣。對于名為聯營實為借貸的合同,法院一般援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法[經]發[?1990?]27號)第四條第(二)項的規定直接確認合同無效。由于該條司法解釋的內容是“明為聯營,實為借貸,違反了有關金融法規,應當確認合同無效?!币虼?,司法實踐中,也有法院徑直以雙方協議違反了有關金融法規為由,確認合同無效。
(3)以委托理財形式表現出來的企業間借貸,這類合同一般都有保底條款,受托人無論盈虧均保證委托人獲得固定本息回報,因此有法院認為,應以《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三)項關于“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無效”的規定,認定該合同無效。最高院在一起上訴案中確立了上述思路;并且對一審法院以《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三)、(四)項為依據確認合同無效予以糾正。
(4)對于以投資協議、以貨易貨和預付購銷、融資租賃合同等形式,實為企業之間借貸的合同,法院一般也按照《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三)項的規定確認無效。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要查看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就是要確定對方是不是已經生效了,首先這個合同中不能存在的危害國家利益或者是欺詐的行為,而且在簽訂的時候雙方必須是平等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可以在哪些地方進行職業病診斷
2021-02-14股權轉讓時公司名下房產可否處理
2021-03-01隔代探望權不再保留,最新草案三審稿
2021-02-20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別
2020-12-11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哺乳期員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6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我的汽車在外地出險怎么辦
2020-12-1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
2021-02-23保險經紀人條件資格包括哪些
2021-02-21利差益
2021-01-17劃撥土地轉讓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2020-11-27雙方對于拆遷補償問題無法協商的如何處理
2020-12-31國家拆房多少錢一平方
2021-02-26農村房子賣了拆遷補償款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10農村拆遷補償安置有哪些規定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