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借貸糾紛應注意什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
出借人明知是為了進行非法流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人民法院審查借貸糾紛案件的起訴時,要求原告提供書面借據;無書面借據或無法提供的,應提供必要的事實根據或與自己無利害關系的兩人以上的證人證言。被保全的財產為出產資料的,應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被保全的財產為出產資料的,應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出借人明知是為了進行非法流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現借款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只返還本金。對雙方的違法借貸行為,可按照有關法律予以制裁。行為人以借款人的名義出具的借據代其借款,借款人不承認,行為人又不能證實的,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民間借貸糾紛有哪些
1、借款時不寫借條。因為是熟人之間的借款,且借款的數額一般都不會很大,所以個人之間的借款通常都不會簽訂專門的借款合同。且熟人之間借款時相互之間關系非常要好,要求對方出具借條似乎會破壞朋友之間的感情,也會讓人產生不信任對方的錯覺。所以在借款時很多情況下借款人并未向出借人出具借條,這樣就會給出借人收回借款造成法律上的障礙。
2、借款利息糾紛。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我國《合同法》第211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但生活中高利貸的情形很常見。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以及對借款利息的確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3、訴訟時效糾紛。自然人之間借款時,一般會口頭約定還款的期限,在出具借條時,有時會將還款期限寫明,有時則不會寫明具體的還款期限。借款到期后,出借人要及時催要借款,但在很多情況下,借款人都無法按照雙方的約定按時一次性歸還借款,在這過程中出借人可能會多次催要。
在產生了借貸糾紛自己無法處理的時候,建議你就應該要分析下自己眼前遇到的問題,然后懂得利用法律手段來幫助自己去解決這類的問題。如果你或你朋友遇到發生借貸糾紛該怎么樣去處理它的時候,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貧困戶子女贍養的義務能否免除
2020-12-262020年有前科幾年可以消除
2020-11-12不動產權證書和土地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02020離休人員喪葬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怎么擬定合同有免責條款
2020-12-02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勞務外包的賬務處理如何進行
2020-11-29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哪些條件
2021-01-13因污染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0-11-21管理保險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6林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