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借貸糾紛應注意什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
出借人明知是為了進行非法流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人民法院審查借貸糾紛案件的起訴時,要求原告提供書面借據;無書面借據或無法提供的,應提供必要的事實根據或與自己無利害關系的兩人以上的證人證言。被保全的財產為出產資料的,應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被保全的財產為出產資料的,應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出借人明知是為了進行非法流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現借款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只返還本金。對雙方的違法借貸行為,可按照有關法律予以制裁。行為人以借款人的名義出具的借據代其借款,借款人不承認,行為人又不能證實的,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民間借貸糾紛有哪些
1、借款時不寫借條。因為是熟人之間的借款,且借款的數額一般都不會很大,所以個人之間的借款通常都不會簽訂專門的借款合同。且熟人之間借款時相互之間關系非常要好,要求對方出具借條似乎會破壞朋友之間的感情,也會讓人產生不信任對方的錯覺。所以在借款時很多情況下借款人并未向出借人出具借條,這樣就會給出借人收回借款造成法律上的障礙。
2、借款利息糾紛。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我國《合同法》第211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但生活中高利貸的情形很常見。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以及對借款利息的確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3、訴訟時效糾紛。自然人之間借款時,一般會口頭約定還款的期限,在出具借條時,有時會將還款期限寫明,有時則不會寫明具體的還款期限。借款到期后,出借人要及時催要借款,但在很多情況下,借款人都無法按照雙方的約定按時一次性歸還借款,在這過程中出借人可能會多次催要。
在產生了借貸糾紛自己無法處理的時候,建議你就應該要分析下自己眼前遇到的問題,然后懂得利用法律手段來幫助自己去解決這類的問題。如果你或你朋友遇到發生借貸糾紛該怎么樣去處理它的時候,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的追究時效
2020-11-11未婚先孕的有探視權嗎
2021-03-08人身侵權按城鎮賠償有什么
2021-02-19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非血緣父親能否獲得撫養權
2020-12-18擔保合同的管轄異議怎么寫
2021-01-25如何委托律師代理訴訟或仲裁
2021-01-05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哪些情形勞動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嗎
2021-03-22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