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自然人間的借款合同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和貸款人均為自然人的合同。合同法中借款合同主要調整金融機構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借款關系,同時也對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作出了規定。自然人之間借款的情況在實踐中經濟出現。比如,某人因家中出現困難向同事借錢;某人因為要籌辦一個公司向親戚朋友借錢等,都屬于自然人借款的情形。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是實踐合同,僅有雙方當事人的合意合同不能成立,必須要有實際的交付行為,即合同是在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因此,無論當事人的合同采取的是口頭形式還是書面形式,合同都是在貸款人實際交付借款時生效。這樣規定的目的是考慮到金融機構為主體的借款合同一般標的數額較大,訂立合同的手續復雜、嚴格,需要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規章的規定。同時,這類合同往往需要設定擔保,作為主合同的借款合同不是諾成即成立,那么作為從合同的擔保合同也無法成立。
因此,金融機構借款時,貸款人與借款人意思表示一致,借款合同即為成立。自然人之間借款一般都屬于互助性質的,無償的情況居多,當事人在借款活動中關注的是借款這一事實能否被證明,因而對合同的形式并不注意。大多數情況是一手交錢,另外再寫一個借據,形式上比較簡單。即使當事人的合同采用了書面形式,貸款人不支付借款的,也不宜要求其必須支付并承擔法律責任。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還應當考慮到當事人的真實的意思表示,以免給貸款人增加過重的責任。所以,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這樣就分清當事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減少糾紛的發生。
自然人之間借款的,當事人可以約定支付利息,也可以約定不支付利息。當事人對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是無息借款,借款人可以不向貸款人支付利息。
二、自然人間的借款合同何時生效
依《合同法》第210條規定,關于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生效時間分以下兩種:
1、如果采用口頭形式的,借款合同生效時間為貸款人提供借款之時。從這點來看,自然人之間的口頭形式的借款合同是實踐合同。
2、如果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自簽訂借款合同時或者依照借款合同的約定的生效時間生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什么是自然人間的借款合同”問題進行的解答,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和貸款人均為自然人的合同,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是實踐合同,僅有雙方當事人的合意合同不能成立,必須要有實際的交付行為。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3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必須立案嗎
2020-12-09房產怎樣解除預抵押
2021-02-03特殊累犯的罪名有哪些
2021-02-11未贍養老人能否分割撫恤金
2021-01-23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簽訂保險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網上投保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7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的
2020-12-09門面房拆遷補償與住宅一樣嗎有什么區別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