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違規應負的相關法律責任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記者違反法律法規的,應負的法律責任有行政處罰責任,如通報批評、責令改正等,構成犯罪的要承擔刑事責任。
《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
第三十四條 新聞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的,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視其情節輕重,可采取下列行政措施:
(一)通報批評;
(二)責令公開檢討;
(三)責令改正;
(四)中止新聞記者證使用;
(五)責成主管單位、主辦單位監督整改。
本條所列行政措施可以并用。
第三十五條 新聞機構工作人員有以下行為之一的,由新聞出版總署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并處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其新聞記者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本辦法第十七條,從事有關活動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編發虛假報道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十九條,轉借、涂改新聞記者證或者利用職務便利從事不當活動的;
(四)違反本辦法第二十條,未在離崗前交回新聞記者證的。
新聞名譽權侵權案的管轄
新聞侵害名譽權糾紛中的侵權主體既涉及公民也涉及法人,被告人多,居住分散。因此,一律適用原告就被告的普通地域管轄原則來確定管轄有時并不利于案件的審理。由于新聞侵害名譽權是一種特殊的侵權行為,能否適用侵權行為地人民法院管轄的原則?顯然是不行的,因為侵害行為的發生地常常無法確定,而侵權行為的損害結果往往通過法人(報刊)的特殊行為方式來實現。如果只從損害結果來確定管轄,即僅由報刊所在地法院管轄,往往不利于案件的調查取證和追究執筆人(通訊員)或提供虛假信息人的責任。
因此,對于新聞侵害名譽權案件的管轄不能簡單套用民訴法中的規定,應從有利于案件的正確、及時審理出發。分別具體情況進行確定,可根據原告提起訴訟對象的不同情況加以處理。“如果原告只對作者起訴的,由作者戶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受訴法院可追加報刊雜志社為被告;如果原告只對報刊雜志社起訴的,由該報刊雜志社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受訴法院可追加作者為被告;如果原告把作者和報刊雜志作為共同被告起訴的,一般由報刊雜志社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最高院關于侵害名譽案件有關報刊雜志社應否列為被告和如何適用管轄問題的批復(88)11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記者違反法律法規的,應負的法律責任有行政處罰責任,如通報批評、責令改正等,構成犯罪的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遷房是拿到產證3年后,才能上市嗎
2021-03-21行政訴訟立案到裁決多長時間
2021-02-15酒后駕車將面臨哪些處罰
2021-02-25合伙協議的內容包含哪些
2021-01-08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原告不拿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1-01-18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呢
2020-12-17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關于保險受益權問題的研究
2021-02-07農村開荒地有年限規定嗎
2021-03-04國家對拆遷安置有沒有統一政策
2020-12-25拆遷安置房過戶費用是多少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