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新聞記者進行新聞采訪的如何處理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假冒新聞記者從事新聞采訪活動的,可以沒收違法所得,給予警告,并處3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
第十七條 新聞機構非采編崗位工作人員、非新聞機構以及其他社會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假借新聞機構或者假冒新聞記者進行新聞采訪活動。
第三十七條 社會組織或者個人有以下行為之一的,由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聯合有關部門共同查處,沒收違法所得,給予警告,并處3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擅自制作、仿制、發放、銷售新聞記者證或者擅自制作、發放、銷售采訪證件的;
(二)假借新聞機構、假冒新聞記者從事新聞采訪活動的;
(三)以新聞采訪為名開展各類活動或者謀取利益的。
冒充警察什么罪
招搖撞騙罪,是指為謀取非法利益,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的行為。
行為人如果無視國家法律,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其行為已構成招搖撞騙罪。
1、招搖撞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對社會的正常管理活動。
2、招搖撞騙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的行為。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不成立本罪,而成立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冒充行為主要包括兩種情況:
一是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國家機關人員;
二是此種國家機關人員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職務低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職務高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是指以假冒的身份進行炫耀、欺騙、如騙取愛情、職位、榮譽等,原則上不包括騙取財物。
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4、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其目的是為了謀取非法利益。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國民對公家機關的信賴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假冒新聞記者從事新聞采訪活動的,可以沒收違法所得,給予警告,并處3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合同公證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22電子商務過程中爭議如何解決
2021-02-13監察委地域管轄怎么確定的
2021-01-10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異地離婚怎么辦理,異地可以辦理離婚手續嗎
2020-12-20擔保抵押到終審要多久
2021-02-22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老人死后農村股份誰繼承
2021-01-14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用人者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21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父母嗎
2020-11-12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抵押貸款中抵押物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30入職材料補齊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