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夫妻一方向其親屬舉債
2016年,田某將獨子陳某和陳某前妻劉某訴至法院,稱在二被告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兒子陳某每月都開口向原告借錢,總計7萬元。原告認為,被告陳某已經成家立業,父母對其已經沒有撫養義務,因此,陳某每次向田某借錢,田某均要求陳某向其出具借據,同時,因該借據系陳某與劉某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出具,故田某主張7萬元借款應由陳某和劉某共同償還。陳某認可從母親田某處拿過錢補貼家用,但是稱現在沒有收入,所以沒錢還母親。劉某對原告陳述的事實不予認可,稱陳某整天不工作,無收入來源,從未給家里添過一碗一筷,且其在與劉某的離婚訴訟中明確表示無夫妻共同債務,與本案的陳述矛盾。
法院審理:應對債務真實性進一步舉證
法院經審理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原告田某與被告陳某均稱,7萬元借款是多次小額借款累計的總和,每次借款都是現金交付,交付現金時沒有他人在場,而涉案借條是陳某在與劉某婚姻出現矛盾時給原告補寫的。并且在“背對背”向原、被告詢問的形式下,田某與陳某對于涉案債務的借款時間段及借款數額等相關陳述存在矛盾。基于田某、陳某與劉某之間的利益沖突,陳某對借款事實的認可,不能當然地產生劉某承擔債務的結論,田某仍應當就其主張的債權是否真實存在進行舉證。在田某僅有借據,不能進一步提供相應證據的情況下,無法認定該債務真實存在,故法院依法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律師說法:夫妻一方向其親屬舉債債務真實性如何認定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及時提供證據。民間借貸中,債權人主張夫妻一方所負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的,法院應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結合當事人之間關系、借貸金額、當事人的經濟能力等事實和因素,綜合判斷債務是否發生。本案原告田某和被告陳某為母子,關系特殊,且爭議發生之時陳某與劉某已經離婚,雙方存在利益沖突關系,僅憑一張后補的借據很難查清案件事實。故在舉證分配上,原告理應承擔較多的舉證責任。原告在未能進一步舉證的情形下,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況且本案中田某與其子在借款事實的關鍵點上存在陳述矛盾,故不能認定雙方之間存在真實的借貸關系。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問題進行的解答。從上面的案件我們可以得出,如果要向相關人員進行舉債的,你情況下應當收集相應額證據,在能夠達到舉證的情況下,再向法院申請訴訟。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個人財產損失多少立案
2021-03-03房屋墻皮脫落如何維權
2020-11-10主債務未償還抵押合同能否解除
2020-12-17工會組織工傷認定時效是多久
2021-01-04入贅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31撤銷婚姻以后屬于未婚嗎
2021-03-13專利代理人可以掛靠嗎
2021-01-02有限合伙企業入伙與退伙的特殊規定
2021-01-16刑期執行過半就能申請假釋嗎
2021-01-30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法院起訴離婚的程序有哪些
2021-01-19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有何區別
2021-01-04贍養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28精神損害賠償金多少
2021-01-03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實習期沒工資轉正要壓工資嗎
2021-03-23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保險合同訂立的原則和程序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