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挪用資金用于民間借貸怎么處罰
《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1、第三十八條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銷售機構及其他私募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本辦法第七條、第八條、第十一條、第十四條至第十七條、第二十四條至第二十六條規定的,以及有本辦法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至第七項和第九項所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三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并處三萬元以下罰款;有本辦法第二十三條第八項行為的,按照《證券法》和《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2、第三十九條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銷售機構及其他私募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情節嚴重的,中國證監會可以依法對有關責任人員采取市場禁入措施。
3、第四十條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違反《證券投資基金法》有關規定的,按照《證券投資基金法》有關規定處罰。
【案情簡介】
2015年3月,G證券公司作為托管公司(以下簡稱“G公司”)與Y投資公司簽署“XX對沖基金”托管協議,并向其提供多份蓋有公章的空白基金合同文本,以便在募集資金過程中使用。該“對沖基金”的投資者多為Y公司高管及員工的親友或熟人。同年6月,2名投資者前往G公司查詢基金凈值,卻被公司負責人告知,合同中約定的托管賬戶未收到客戶認購款。
雙方公司經交涉后發現,原來Y公司采用偷梁換柱的手法,將基金合同文本中原募資托管賬戶頁替換為Y公司自有銀行賬戶頁。顯然,投資者在簽署合同過程中,未發現異常,并向被篡改后的募資賬戶打款。
G公司隨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向當地證券監管部門反映該情況。四川證監局在接到線索后迅速派人前往G公司核查,通過調取協議合同、賬戶資金流水等資料,同時對照合同、逐層追蹤資金流向,證實Y公司確將合同托管賬戶篡改為自由銀行賬戶,并違規將客戶投資款580萬元劃轉至公司高管及關聯自然人銀行賬戶挪作他用。據總經理配偶D某(負責管理公司銀行賬戶和公章)交代,被挪用的資金用于民間借貸。在持續的監管高壓下,Y公司最終將580萬元的投資款全部退還給投資者,并向G公司歸還全部基金合同文本,該事件潛在的風險隱患被消除。
《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私募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銷售機構及其他私募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從事私募基金業務,不得侵占、挪用基金財產。據此,四川證監局對Y公司篡改募資托管賬戶、挪用客戶投資款的行為進行了處理。
【法律解讀】
目前,中國證監會對私募基金業務不設行政許可,不進行牌照管理。私募機構工商注冊后,按照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官方網站(www.amac.org.cn)要求,進行管理人登記,通過后方可開展私募基金業務。2014年協會啟動登記備案工作以來,我國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已超過2.6萬家,但基金管理人誠信、規范意識和業務能力參差不齊、魚龍混雜,甚至有不法分子渾水摸魚,借用私募基金為幌子從事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
本案是私募基金領域違規挪用基金財產的典型案例,具有以下特點:
1、借助“基金財產由證券公司托管”,騙取投資者信任。實踐中,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與證券公司或銀行等機構簽署托管協議,將募集的基金財產存入專門的托管賬戶,由托管方負責保管基金財產,辦理基金清算、核算,對基金財產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基金財產交由第三方機構托管是保障基金財產獨立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一定程度上增加投資者對基金管理人的信任。Y公司恰恰利用了這一點,借與國內知名證券公司進行托管合作之機,獲得了蓋有證券公司公章的空白基金合同文本,但實際上并未按約定將資產交托管方保管,只是以托管的說法騙取投資者信任。
2、借助“對沖基金”概念,迷惑、吸引投資者。對沖基金主要是指采用對沖交易策略的基金,具有投資標的廣泛,投資操作靈活,投資資產流動性好,投資者門檻要求高等特點。我國對沖基金發展起步較晚,對廣大投資者而言,“對沖基金”仍是陌生而神秘的概念。Y公司利用國內投資者對對沖基金缺乏了解,使用看起來“高大上”的“對沖基金”概念“包裝”產品,以此迷惑、吸引投資者。
3、利用私募基金合同簽訂中的漏洞,挪用基金財產。由于投資人、私募基金管理人和托管方往往不在一地,三方簽訂基金合同的通常做法為:托管方先行將蓋有自己公章的空白基金合同文本交付私募基金管理人,待募資實現,投資人和私募基金管理人簽章后再返還一份給托管方。三方當事人在合同簽訂上存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脫節,即三方沒有同時在場簽訂,投資人和托管方不見面。同時,按照合同約定,在私募機構完成募資后,返還三方合同給托管方,托管方的托管責任才生效。由于募資全部完成需要一定周期,在此期間,是否簽訂合同并實現募資,募資多少,托管方并不知情。此案中,Y公司正是充分利用了這種慣常做法的漏洞、托管方的信息不對稱以及從托管協議簽訂到募資成功的時間差,擅自篡改合同內容,與不知情的投資者簽署了所謂的“三方協議”,并大膽挪用基金資產。
4、利用熟人關系麻痹投資者。本案中涉及的投資者多為Y公司高管及員工的親友或熟人。基于親朋好友之間的信任,投資者在簽署合同時,一般不會仔細查看格式化的基金合同,自然難以發現合同的異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陪嫁是一方個人財產嗎
2020-12-25被撫養人和被扶養人的區別
2020-11-15疫苗上市許可持有人終身禁止從事藥品經營的情形
2021-03-09對違法使用區塊鏈信息服務用戶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24變道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06欠條模板是怎樣的
2020-12-11離婚時未予分割的房產,復婚后該如何認定?
2021-03-03離婚后坐牢前妻孩子可以探望嗎
2021-03-24發生交通事故可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0-12-22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向中國請求送達文書的,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1-18判決生效后還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6財產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室內設計和施工哪個更好
2021-02-25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