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一、行政處罰公開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4條第3款規定:“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任何法律都要遵守一定的立法程序才能發生法律效力。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的實施過程也要公開,這是公開原則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行政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5條規定:“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既要發揮處罰的威懾、懲罰作用,又要發揮教育、引導作用,建立一個良性的行政管理體制。
三、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6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可以依法中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行政機關依法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是為了維護正常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生活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可以非法損害違法行為嫌疑人的合法權益。
四、行政處罰法定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3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這就是行政處罰法定原則,是行政處罰最重要的原則,也是依法對行政處罰提出的根本要求。它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含義:
1.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實施行政處罰必須有法定的依據。
2.行政處罰只能由行政機關或者其他有權機關實施。
3.實施行政處罰必須遵守法定的程序。
行政處罰公正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4條第2款規定:“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根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這就是行政處罰公正原則。
行政處罰不免除應依法承擔的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的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7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構成了我國的法律責任制度,這三種法律責任的性質是不相同的,不能相互代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應該如何處置的
2020-12-26父母離婚后法定監護人有哪些權力
2021-02-05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權?
2020-12-25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入職要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7什么情形可申請取保候審
2020-11-28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保險法是如何規定固定資產投保的內容
2021-01-20車輛超高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0-12-16車輛超載事故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3-21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禁止哪些行為
2021-01-19人身保險受益權的喪失
2020-11-24殘廢
2021-02-17國有土地出讓違約金可減免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