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強制執行程序
強制執行法律關系是指強制執行程序中,執行法院與當事人之間,以及執行當事人彼此之間的一種法律關系。強制執行關系不同于一般的民事法律關系。
強制執行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執行機關、債權人和債務人。三者之間,均發生一定的法律關系,這種法律關系亦稱之為執行法律上的地位。債權人與執行機關的關系稱為申請關系,即依據執行依據行使強制執行請求權,啟動執行程序。執行機關與債務人之間的關系,稱之為干預關系,即執行機關依法定程序,強制債務人履行義務。
強制執行法律關系包括主體、內容和客體三個要素。?強制執行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根據強制執行立法規定,享有程序權利和承擔程序義務的人。強制執行法律關系的內容就是強制執行法律關系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它是由強制執行法所規定的,既有別于實體權利義務,也不同于解決爭議的程序法所規定的程序權利義務。強制執行法律關系的客體,就是執行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它反映的是強制執行法為執行法律關系主體設定權利義務的目的。
二、相關法律規定指引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年4月9日,主席令發布)第207條、第216條、第222條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第254條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1998年7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第1條、第2條
三、民事執行的基本原則
民事執行的基本原則,是指對民事執行立法、執行實踐活動起指導作用、執行主體必須遵守的指導性規則。強制執行基本原則不同于指導思想。后者的效力層次更高,內容更抽象,而基本原則相對于指導思想而言,更具有直接的操作性。
強制執行基本原則是執行工作應普遍遵循的行為準則。執行基本原則的效力高于強制執行法律規則,強制執行的基本原則制約著強制執行制度的具體法律規范,并通過具體的法律條款予以體現,是被普遍遵循的強制性行為準則。因此,在制定執行法時,應以基本原則為指導,落實基本原則的要求。
強制執行基本原則是執行司法實踐的指導準則。作為執行權實施主體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和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以及具有法定協助義務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在執行程序中都應當遵守執行原則。只有充分貫徹執行原則的精神和要求,才能做到依法、公開、規范和文明執行,實現執行程序公正。
綜合上面的介紹,民事強制執行程序是一種強制手段,是實現司法公平的保證。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民事強制執行程序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做交通重新傷殘鑒定的要求
2021-01-14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交付贍養費的權利嗎?
2020-11-18收到執行裁定書怎么辦
2021-02-20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代理人錯簽保單怎么辦
2021-01-29我國保險理賠低效率是否低
2021-03-14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財產保險合同的原則和形式各是什么
2021-03-20土地承包合同有除斥期嗎
2021-03-03出讓土地比劃撥土地房屋賣的高嗎
2021-03-05土地轉讓需要交什么稅
2021-02-28劃撥土地轉讓手續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