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審判工作中的一貫作法會認為承擔債務的公司營業執照被吊銷其公司主體即不復存在,公司原有的債權債務因主體資格的消失而消滅,對已經受理的此類債務糾紛一般的處理結果是駁回債權人的訴訟請求或終結訴訟,尚未受理的,不予受理。
上述作法有一定道理。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后就喪失了以合法存在的民事主體身份從事清算范圍以外民事活動的權利,清算范圍以外的民事行為無效,不受法律保護。
然而,大量以執照被吊銷為手段逃避債務的現象引起了各界的重視,人們開始思考如何對債權人的利益進行法律救濟,重新審視被吊銷營業執照公司的債務負擔問題。
一、吊銷營業執照的性質
我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的吊銷營業執照的幾種形式包括:虛報注冊資本取得公司登記,提交虛假證明文件或采取其他欺詐手段取得公司登記,公司開業后自行停業連續6個月以上,公司破產、解散清算結束后,不申請辦理注銷登記的,不按照規定接受年度檢驗的,偽造、涂改、出租、出借、轉讓營業執照的,超出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的等。
登記主管機關吊銷公司營業執照的行為屬于行政處罰行為,是登記主管機關依據國家賦予的公權力強制消滅公司法律人格的行為。公司因法人營業執照被吊銷而終止,屬于被動退出市場。雖然公司的獨立人格因此而消滅,但其債權債務關系并不因此而消滅,而應依據有關法律進入清算程序清理自身的債權債務。根據《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公司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被依法責令關閉的,應當解散,由有關主管機關組織股東、有關機關及有關專業人員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清算期間,公司民事訴訟主體資格依然存在,可以進行清算范圍的民事活動。
清算制度保證了公司回收債權、清償債務,是在作出吊銷公司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行為后,對公司的善后處理行為所作的有效的補充規定。清算制度不僅穩定了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而且維護了誠實信用的民事活動準則。
二、股東的清算責任與我國清算制度的弊端
承擔債務的公司解散,債權人應當通過債務公司的清算程序實現自己的全部或部分債權,乃至通過清算程序最終得出債權落空的結論。但如果公司終止后不及時進行清算,債權人就沒有途徑實現債權,甚至沒有途徑得知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債權。而承擔債務的公司因怠于清算,則有可能造成公司財產的大量流失或非法轉移財產的現象出現,直接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股東協議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8面對拆遷,你知道怎么談判嗎
2021-02-12離婚房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8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1-29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哪些監督管理要求
2021-02-08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保險合同中的格式條款有效嗎
2020-11-10車險購買有哪些誤區
2021-02-05全權代理有怎樣的效力
2021-02-19旅游保險是怎么一回事,旅游保險究竟包括哪幾種
2021-03-21土地互換后可以要回來嗎
2021-01-25始興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