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1)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2)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3)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4)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兩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期間不計算在內。賠償請求人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賠償請求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模擬拆遷達到多少比例可以拆
2021-03-17強制執行公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02右手食指一節截止了怎么賠償
2021-01-31男方出軌女方提出離婚,能否要求賠償
2020-12-09行政處罰多久可以取
2020-12-18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如何預防房屋中介糾紛,房屋中介糾紛怎樣防范
2020-12-12什么叫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14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僑眷可以在國內購買保險嗎
2021-02-03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