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履行抗辯權都有哪些適用條件
1、需基于同一雙務合同
2、由一方當事人先為履行
3、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
一、什么是后履行抗辯權
后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未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履行的權利。后履行抗辯權本質上是對違約的抗辯,在這個意義上,后履行抗辯權可以稱為違約救濟權。
二、后履行抗辯權的發生條件
后履行抗辯權的發生,需具備以下條件:
1、需基于同一雙務合同
雙方當事人因同一合同互負債務,在履行上存在關聯性,形成對價關系。單務合同無對價關系,不發生后履行抗辯權。如果當事人互負的債務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亦不發生后履行抗辯權。
2、由一方當事人先為履行
在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的履行,多是有先后的。這種履行順序的確立,或依法律規定,或按當事人約定,或按交易習慣。很多法律對雙務合同的履行順序做有規定。當事人在雙務合同中也可以約定履行順序,誰先履行,誰后履行。在法律未有規定、合同未有約定的情況下,雙務合同的履行順序可依交易習慣確立。
3、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
具備上述條件,發生后履行抗辯權,即沒有先履行義務但已到履行期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或者部分履行的權利。應當先履行合同的當事人不能行使后履行抗辯權。效力:①行使后履行抗辯權,使后履行一方中止履行自己的債務,延緩但并不消滅對方請求權,也不消滅當事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②先履行一方恢復履行,或采取補救措施,變違約為適當履行后,后履行抗辯權消失,后履行一方仍須履行自己的義務。③此權的行使使合同履行遲延的,不影響后履行方向對方主張違約責任。
三、后履行抗辯權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后履行抗辯權是我國《合同法》所獨創的一種抗辯制度,該抗辯權的名稱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應稱為先履行抗辯權,也有人認為應稱為后履行抗辯權。這一條所設定的抗辯權是為后履行的一方設定的抗辯權,比較而言,將之稱為后履行抗辯權更為合理。
創立后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更加完善了履行抗辯制度。三種抗辯權同時存在:即負先履行義務者有不安抗辯權,負同時履行義務者有同時履行抗辯權,負后履行義務者有后履行抗辯權。
以上是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后履行抗辯權的相關要點,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買賣不破租賃的限制使用
2021-03-07冒用他人護照出國境如何處罰
2020-11-30商品房驗收注意事項
2021-01-08二審發回繼續審理還要交律師費嗎
2020-12-09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2021-02-13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勞動合同不變更要賠償嗎
2020-11-09婚姻關系中的共同收益包括什么
2020-12-26主合同到期后還能簽擔保合同嗎
2021-03-22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