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權債務轉讓有爭議如何處理
我國法律并沒有規定,因債權債務轉讓問題產生爭議的,當事人可以協商處理,如果協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二十八條?【合同爭議的解決】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
當事人不愿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二、怎樣債權轉讓才能快速生效
第一、債權轉讓須有有效的合同存在。
債權的有效存在是債權轉讓的根本前提。以無效的債權轉讓他人,或者以已經消滅的債權轉讓他人,就是轉讓的標的不能。這種規定的意義在于防止國家、集體的利益受損。
第二、轉讓的債權須有可讓與性。
按照《合同法》第79條的規定,有四種合同權利不得轉讓。第一類是依債權性質不得轉讓的,包括基于個人信任關系而發生的債權、以特定身份關系為繼承的債權;第二類是屬于從權利的債權,從權利依主權利的移轉而移轉,若將從權利和主權利分類而單獨轉讓,則為性質上所不允許;第三類是依合同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的債權;第四類是依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的債權。由于債權自身的特殊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第三、債權人與受讓人須達成債權轉讓協議。
債權轉讓是一種處分行為,必須符合民事行為的生效條件。如果債權轉移的主體不適合,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實,簽訂的債權轉讓合同無效,因此,債權的轉讓以有效的債權轉讓協議為條件。
第四、債權轉讓必須通知債務人。
合同權利的轉讓,是否以征得債務人的同意為要件,各國的立法有三種不同的規定:一是自由主義,德國民法典是主張債權原則上可以自由轉讓,不以取得債務人同意或通知為必要要件;二是通知主義,我國《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三是債務人同意主義,法國民法典主張債權轉讓以通知債務人或經債務人承諾為必要條件。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我國法律并沒有規定,因債權債務轉讓問題產生爭議的,當事人可以協商處理,如果協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賠償委員會決定不服,復議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0-12-04行政訴訟休庭一般多長時間
2020-12-24北京個人出租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2-02交通事故鑒定有傷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5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預約合同的基本規則是怎樣的
2021-02-23夫妻共同財產包含哪些內容,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01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受害人無勞動收入保險公司可以拒賠誤工費嗎
2021-01-15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
2021-01-31兩類“地補”糾紛應當作為民事案件由法院立案審理
2021-02-19企業合同遇到拆遷終止有拆遷補償嗎
2021-02-22農村危房改造屬于征地拆遷嗎
2020-11-22拆遷安置房到底能不能買
2020-11-26集資房沒有房產證拆遷可否得到賠償
2020-12-19殘疾人拆遷安置費能提高多少
2020-12-02戶口所在地拆遷但沒有房產是否賠償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