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合同中債務人預期違約
根據擔保法第二十五條“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的規定,保證期間是從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開始起算,這就與合同法關于預期違約的規定發生了沖突。
楊某因籌辦養殖場向信用社申請貸款15萬元。雙方簽訂的借款合同約定:借款利率為浮動利率;借款期限3年。此外,楊某的鄰居吳某還與信用社簽訂了連帶責任保證書。然而截止到借款期限屆滿,楊某僅支付利息5000元,尚欠信用社全部借款本金及利息3萬余元。至此,信用社果斷訴至法院,要求楊某承擔預期違約責任,吳某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法院判決:
法院經審理,判決楊某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償還原告借款本息,吳某對楊某的上述借款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律師說法:
根據擔保法第二十五條“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的規定,保證期間是從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開始起算,這就與合同法關于預期違約的規定發生了沖突。那么,本案中預期違約的出現能否導致保證期間的提前起算?債權人能否主張保證人提前承擔保證責任?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合同法規定的預期違約是對特殊權利的一種救濟方式,目的在于充分保障債權人的權利。對于守約的債權人一方來說,對應的是違約一方當事人,這就包括了主債務人和從債務人即保證人。其次,保證合同為從合同,債權人對保證人的權利從屬于主債權,依據保證的從屬性,在構成預期違約的情況下,既然主合同的請求權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提前行使,債權人根據從合同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請求權當然可以隨主權利的提前行使而提前主張。第三,設立擔保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債權人權利,彌補主債務人的履行能力。如果在債務人預期違約的情況下,債權人只能等到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才能向保證人主張權利,則有可能增加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及維權風險。綜上,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請求權可以提前主張。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債務合同給一般來說是應當根據相應的材料進行各類事項,也就是說債務合同如何逾期違約的情況下一般是會受到相應的懲罰的。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注冊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
2020-12-02股東決定和股東會決議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有名合同物權法中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14分手見面禮要退還嗎
2021-01-22股權變更的相關流程
2021-03-13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16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探望權”與“家庭暴力”
2021-02-25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車輛事故肇事方不賠償怎么辦
2021-03-10房子是婚前財產,離婚怎么分配
2021-02-20廣東省工傷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
2020-12-13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私房公用行不通
2020-11-25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