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效合同返還的性質
原《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第16條明確規定:經濟合同被確認無效后,當事人依據該合同所取得的財產,應返還給對方。新《合同法》第58條仍然規定:合同無效或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在司法中,大家對這條法規已背的爛熟,但并非人人都知悉合同法為什么要這么規定,這么規定的法理依據是什么?在此探討一下無疑有利于執法。
合同無效的財產返還,是在合同已被履行,有財物給付的情況下發生的。返還的依據在理論界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返還財產屬于債權性質的不當得利請求權。合同被確認無效后,給付行為發生所有權轉移的后果,接受財產的一方或雙方當事人依據合同所取得的財產自有根據變為無根據,這種情況屬不當得利。基于不當得利返還原則,受益人應返還所獲得的一切不當利益,返還的范圍包括實際所受的利益,基于原物的占有取得的收益、基于權利的取得而獲得的利益、以及原物因第三人的毀損和占有而獲得的賠償金和保險金等。適用不當得利返還原則,在考慮返還范圍時應根據善意和惡意來確定。返還義務人取得的財產出于善意時,返還的范圍僅限于現存的財產,對非因其過錯而滅失的財產(如裝飾涂料已使用),可以免責。德國、日本采用上述觀點。該說存在的缺點是:不當得利請求權的目的是使受益人返還其所受的利益,而不是填補為對待給付一方當事人所受的損失。因此,削弱了法律對財產所有人的保護強度。
另一種觀點認為返還財產就是返還原物,在性質上屬于基于物權所產生的物上請求權。合同被確認無效,一方先前交付給另一方的財產并不發生所有權的轉移,僅為占有之移轉,已經接受財產的一方,應將財產返還給原所有人。返還原物請求權不論受讓人是否具有過錯,都負有返還義務,返還的范圍僅限于原物及其孳息,返還的目的是使原物恢復原狀。前蘇聯民法采用此種觀點。
上述兩種觀點的爭議焦點在于:依據無效經濟合同這一民事行為是否發生財產所有權的轉移問題。所有權分為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物上請求權認為所有權并未轉移,轉移的是占有;不當得利請求權認為所有權已經轉移,若不承認轉移,就無從談返還。兩種觀點直接涉及到處理后果問題,如物上請求權無需考慮過錯,但不當得利請求權需要根據過錯責任承擔損失;物上請求權并不需要實際的損害發生;若財務已轉移給第三人,不當得利請求權不能對第三人提出主張,但物上請求權得向第三人主張。對此,筆者認為物上請求權更易于解釋返還財產應恢復到合同簽訂前的狀態,但并非所有的無效合同的處理都能恢復到締約前的狀態,如提供勞務、易腐爛的食品等,只能返還價值,不可能返還原物。對此,筆者贊成折中的觀點,折中的理由源于物權優于債權的原則,物上請求權自然優于不當得利請求權;物上請求權難以解釋的,適用不當得利原則,以受益人獲利為標準進行返還。不當得利請求權作為物上請求權的補充。
二、債權債務混同的例外情形有哪些
債權為他人權利的標的或法律另有規定時,債權與債務雖然同歸于一人,但不發生混同的效力。
1.涉及第三人利益。我國《合同法》第106條規定:債權和債務同歸于一人的,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此所謂涉及第三人利益不發生混同效力,主要包括兩種情形,①合同債權為第三人權利的標的時。例如,債權人為他人質權的標的,為保護質權人的利益,不得使債權因合同而消滅。因為質權人對第三債務人享有直接請求給付的權利,尤其在入質債權附有擔保權時,質權人就債權的繼續存在享有更大的利益。②合同債權的實現和第三人有利害關系時。債權雖然不是第三人權利的標的,但第三人就債權的存在具有正當利益時,也不發生混同效力。
2.法律特別規定。法律為鼓勵流通性,設有例外規定,使債權債務雖然同歸于一人,但不發生混同效力。例如,依據臺灣地區民法,繼承人為限定繼承時,也不發生混同效力。保證人繼承主債務人的遺產時,通常就自己債務履行,有違保證觀念,故原則上應使保證債務消滅。但法律上不妨以同一人負擔以同一給付為目的的主從二債,如保證債務繼續存在,為債權人利益時,則例外地以不使保證債務消滅為宜。保證人雖繼承主債務人的遺產,但限定繼承時,保證債務不消滅。
綜合上面的介紹,經濟合同被確認無效后,當事人依據該合同所取得的財產,應返還給對方。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無效合同返還的性質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字號被商標侵權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2-02交通事故中要做哪些司法鑒定?保險可以賠償多少費用?
2020-12-04哪些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負擔
2021-02-13治安處罰規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反擔保合同期限屆滿反擔保人還需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16租賃合同中簽訂長期如何界定
2020-11-21異地買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23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人身意外保險公司理賠
2021-02-07退機動車保險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31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有什么區別
2021-03-13對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設立保險公司申請的期限是如何的
2021-01-14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賠付數額是多少
2021-01-08保險理財:如何選擇投資型保險?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