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贈予房產后還能不能撤銷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任意撤銷權及其限制】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與的法定撤銷,是指贈與合同成立后,在具備法律規定的情形時,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贈與的法定撤銷與任意撤銷的不同點在于:第一,撤銷贈與須依法律規定的事由;第二,只要具備法定事由,不論贈與合同以何種形式訂立以至經過公證證明,不論贈與的財產是否已交付,也不論贈與是否屬于社會公益和道德義務性質,享有撤銷權的人均可以撤銷贈與。
贈與本是使受贈人取得利益的行為,如果受贈人對贈與人有加害行為或者其他忘恩負義行為的,法律應賦予贈與人有撤銷贈與的權利。贈與合同的法定撤銷情形,均為受贈人的違法行為或者違反贈與合同約定的行為。贈與人依法撤銷贈與的權利,是法律對贈與人加以保護的必要內容。
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論當事人以何種形式訂立,不論是否經過公證,也不問贈與的財產是否已轉移其權利,贈與人均不得任意撤銷。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贈與,主要是指為了救災、扶貧、助學等目的或為了資助公共設施建設、環境保護等公共事業所為的贈與。此類贈與的公益性質,決定了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贈與。履行道德義務的贈與,由于當事人之間有著道義上的因素,如果允許贈與人任意撤銷,則與道義不符。因此,此類的贈與也不得由贈與人任意撤銷。
以上就是關于父母贈與房產后是否能撤銷贈與的一些法律知識,可供當事人參考。實務中贈與一般都是基于感情等關系,因此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需要當事人對相關知識多加了解。若您還有疑問,律霸網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申請工傷認定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5清算前規定債權債務由原股東承擔是否有效
2020-12-18侵犯商業秘密罪如何判刑
2020-11-20商標侵權如何判定
2020-11-11商標注冊證怎么查詢
2020-11-19拖欠工程款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1-01-24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是多少
2020-11-19交通事故訴訟的有效時限
2020-11-23房屋買賣抵押權還在嗎
2021-02-06正在按揭房是否可以交易?
2021-01-11抵押擔保的種類有哪些,哪些財產可以做抵押
2020-12-29保險合同當事人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有哪些
2021-01-29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保險法律法規有哪些,如何實施
2021-02-16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被保險人的權力和義務
2020-11-16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