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被保險人對交通事故發生所占責任比例有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四種境況,故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負賠償責任與責任限額之間不可作簡單比較。舉例以明之,假設保險合同約定每次保險事故責任限額為10萬元,而保險車輛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者損失20萬元,若保險車輛承擔10%的次要責任,則其賠償額為2萬元,遠遠低于責任限額,保險公司絕不可能就2萬元之外的損失進行賠付;若被保險車輛對事故發生承擔同等責任,則其應當承擔的賠償額為10萬元,與賠償限額相等;若被保險車輛對事故應當承擔全部責任,則其向受害人承擔的賠償額為20萬元,遠遠超過責任限額。
基于控制道德危險發生,防止保險車輛因投保引致事前防損意識、事后減損意識削弱,保險公司賠款除在責任限額(保險金額)與被保險人應負賠償責任雙重限制之內,往往還需扣除一定免賠額。保險實踐中,根據保險車輛駕駛員在事故中所負責任,車輛損失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在符合賠償規定的金額內實行絕對免賠率。其中,負全部責任的免賠20%,負主要責任的免賠15%,負同等責任的免賠10%,負次要責任的免賠5%。單方肇事事故的絕對免賠率為20%。”因此,當被保險人按事故責任比例應負之賠償責任超過責任限額時:
保險公司賠款=責任限額×(1-免賠率)
而當被保險人按事故責任比例應負之賠償金額低于責任限額時:
保險公司賠款=被保險人應負賠償金額×(1-免賠率)
置之實踐,責任保險雖具“分散損失,消化危險”之功效,但商業保險公司絕非樂善好施之慈善家。更何況,保險公司因具有營利目標,“惜賠”情形時有發生。上述第七十六條雖具扶持弱者、救助傷病之美好意愿,但因忽略保險公司應有權益,恐難以為其接受。
綜上,保險公司就保險車輛肇事造成第三者損失之賠償數額,絕非僅是責任限額一個判斷標準,同時還需參酌被保險人應負賠償責任大小及事故責任比例高低等因素。且,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尚需在保險合同約定的免責情形之外,如非為酒后駕車,非為肇事后逃逸等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合同到期后有優先居住權嗎
2021-02-09疫情減租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07罪犯逃脫有追訴期限嗎
2021-03-16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登記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商標被侵權了怎么辦
2020-11-15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疑難問題解答
2021-03-21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申請回避必須暫停審理嗎
2021-01-31公司被合并重簽合同有賠償嗎
2020-11-20約定競業禁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1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有買賣合同是否可以領取房產證
2021-02-25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如何進行保險理賠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情形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