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帶保證債務的時效多長
債權人可以與保證人在保證合同中自由約定保證期間的長短,實務中,一般約定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滿之日起2年。
根據《擔保法》第26條:“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6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內,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擔保法》第26條的規定即指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期間。具體說就是,債權人在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的期間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期限,超過此期限債權人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法律將不予保護。
保證期間屬于民法理論中的除斥期間,所謂除斥期間,是指權利人享有某項實體權利的存續期間,期間經過,該項實體權利即告消滅,他來自于實體法,消滅的是實體上的權利。根據《擔保法解釋》第31條:“保證期間不因任何事由發生中斷、中止、延長……”。
保證期間和訴訟時效不同,具體表現為:1、結果不同。權利人超過保證期間訴請權利的,法律對于權利人的實體權利不予保護,即,義務人因權利人怠于行使權力而免責,債權債務關系終止。而權利人如果在訴訟時效期間怠于行使權力的,權利人的實體權利并不喪失,其喪失的為勝訴權,即權利人的訴訟利益將無法獲得法律保護,根據《民法通則》第138條規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債務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從此法律規定可以也可以看出,權利人超過訴訟時效訴請權利的,其實體權利依然存在。2、保證期間具有約定性和法定性,訴訟時效是法定的,不可以約定。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保證期間原則上是約定期間,可以由當事人自有協商確定,在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或約定無效時,適用法定的保證期間。而訴訟時效為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條、第3條規定,當事人違反法律規定,約定延長或者縮短訴訟時效期間、預先放棄訴訟時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的規定,當事人不能預先排除或妨礙訴訟時效的適用,否則其約定無效。3、保證期限是不變期間,訴訟時效是可變期間。保證期間為除斥期間,根據除斥期間理論,除斥期間為不變期間,權利人超過除斥期間怠于行使權力將使權利義務歸于消滅(《擔保法》第31條),設立除斥期間的目的是為了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使權利義務的不特定性歸于確定,同時保障法律關系的穩定。訴訟時效與保證期間有別,訴訟時效可以因特定事由中止、中斷、延長。
由于保證期間上述特性,要求權利人必須在一定期限內行使權利,這無疑加大了權利人的責任,在實務中,往往有權利人因對法律不了解而喪失保證權利的案件發生,因此,為了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不因由于超過保證期間行使權利而蒙受重大損失,權利人必須與保證人就保證期間達成約定,且約定必須明確。
根據《擔保法解釋》第32條,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早于或者等于主債務履行期限的,視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滿之日起6個月。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2年。由于我國法律并未規定約定保證期限的上限。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連帶保證債務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債權人可以與保證人在保證合同中自由約定保證期間的長短,實務中,一般約定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滿之日起2年。如果您對這方面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賠償委員會的組成
2021-01-15被拘留人聘請律師有哪些流程
2020-12-23合伙終結合后伙人能否要求返還股金呢
2021-03-08如何計算商標侵權賠償
2020-12-01怎樣申請暫停行政處罰決定
2020-12-26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農村非婚生子罰款多少錢
2020-12-04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0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民事合同欺詐會否判刑
2021-01-19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化名保單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2工程中標后不開工如何索賠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