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糾紛與子女有關嗎
從法律角度講,父與子是兩個相互獨立的民事主體,兩人不因血緣關系的存在而混同。也就是說,只要是成年人而且精神正常,父與子都有資格,獨立地進行民事活動,并且獨立承擔民事義務。同時,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對于債務,在沒有合同特別約定或法律另有規定的情況下,債主只有權向欠債人索要,而無權向欠債人之外的其他人主張。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不能因為與欠債人有直系親屬關系,父母或子女就有還債的義務。
所以,“子債父還、父債子還”一般情況下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但是,我國《繼承法》第33條也規定了:“繼承人繼承遺產負有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但是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繼承人實際獲得的遺產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p>
有以下情形的,父母欠的債務是由子女償還
(一)父母生前經營活動所欠債務。根據《民法通則》第二十九條:“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債務,個人經營的,以個人財產承擔;家庭經營的,以家庭財產承擔?!钡囊幎?。經營活動所欠債務又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形:
(1)父母生前由于個人經營所欠債,根據《繼承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因此,如果子女繼承了父母的遺產,應負責償還父母的債務,以遺產實際價值為限;但放棄繼承的,則不負償還責任。
(2)父母生前為家庭經營所欠債,因為該經營的盈、虧為家庭成員共有,相互間互負連帶責任,父母生前因此所欠債務逝世后,其子女有責任在家庭財產范圍內來償還。
(二)父母生前因生活困難所欠債務。根據《婚姻法》第二十一條“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規定,如果無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因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或者不能完全履行贍養義務,父母因維持正常生活、醫治疾病等而向他人所借債務,父母死亡后這些債務無論有無遺產,一律由負有贍養義務的子女分擔償還。
債權債務的產生原因
債發生的原因在民法債編中主要可分為契約、無因管理、不當得利和侵權行為;債的消滅原因則有清償、提存、抵銷、免除等。
(1)合同。合同是債權產生最主要的原因。
(2)侵權行為。侵權行為可分為一般侵權行為和特殊侵權行為。在一般侵權行為中,當事人一方只有因自己的過錯而給他人造成人身和財產損失時,才負賠償的責任,如果沒有過錯,就不需負賠償責任。而在特殊侵權行為中,只要造成了他人的損失,就算你自己不存在過錯,你仍要負賠償責任。
(3)不當得利。不當得利是指既沒有法律上的原因,也沒有合同上的原因,取得了不當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損失的行為。在不當得利的情況下,受到損失的當事人有權要求另一方返還不當利益。
(4)無因管理。無因管理的含義是指,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的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和服務的,提供管理和服務的一方有權要求他方支付必要的費用。
貨款;加工款;租金;交貨;貨物運輸;技術服務。
對于前三種:貸款、加工款、租金,我們可歸之為金錢債權,因為它們都是直接以貨幣為內容的。對于后三種,我們可稱之為非金錢債權,它們不直接以金錢為內容,而是直接表現為一種行為、一種物或者智力成果。
金錢債權,是我們最常見的債權,也是最重要的債權。
從會計意義看,債權是指單位未來收取款項的權利,包括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和應收補貼款告等。
債務從會計意義看,債務是指由過去交易、事項形成的,由單位承擔并預期會計導致經濟利益流出單位的現時義務,包括各種借款、應付及預收款項等。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債務糾紛與子女有關嗎”問題進行的解答,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父母欠下的債務子女是沒有償還責任的,但如果子女繼承了父母的遺產除外。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交通事故賠償訴訟時效
2021-02-23執行前保全需要提供擔保嗎
2021-01-16簽合同用公章還是合同章
2020-12-17醫患糾紛的預防與解決
2021-01-29網絡平臺舉報詐騙能退錢嗎
2021-02-05股權轉讓變更需要實名認證嗎
2021-03-14商標侵權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被狗咬傷誤工費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商品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2-22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沒有結婚算騙婚嗎
2021-01-28什么是贍養費?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4和親戚斷絕關系違法嗎
2021-01-25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