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多發了工資怎么辦
公司發現多發工資給員工后,可以要求員工退還,員工也要主動將多發的工資退還,如果員工不退還的,就會造成不當得利,按法律的規定也需要退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九十二條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二、不當得利的法律效力
不當得利發生的債是受益人與受損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受益人應當將其不當獲得的利益(原物或價額)返還于受損失的人,不當得利之債的基本效力是受損人取得的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但受益人并不是無條件負擔原物返還或者價額償還的義務,除法律規定情形外,受益人應當返還不當得利,應該在多大的范圍內承擔返還原物或者償還的責任,取決于受益人的主觀心理狀態。不當得利的構成和受益人的主觀心理狀態無關,但不當得利的效力因受益人善意或者惡意有明顯不同。
(一)受益人為善意的法律效力
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因過失而不知道的,視為善意。此種返還義務以現存利益為限。如果限存利益已經不存在(例如:形態改變、消失等)可以不負返還義務。德國民法典第818條第3款規定,善意的受領人以“不當得利已不存在為限,返還或者償還份額的義務消滅。”我國民法尚未予明確規定,但在審理案件中采用的也是這種觀點。可見善意受益人僅在所受利益存在的范圍內,承擔原物返還或者償還價額的責任。利益不存在,受益人主觀是善意時,可免負不當得利返還的責任。
善意受益人是指受益人在獲得利益的時候不知道這種行為沒有法律上的依據,關于善意受益人,各國立法都規定了較輕的返還責任,該制度的歸宿不在于懲罰受益者,也不在于填補他方所受損失,而在于返還受益關于善意受益人所受利的舉證責任,通說認為,以不當得利請求權人請求返還之時的現存利益為標準。從不當得利人請求之日起,受益人如果拒不返還,其主觀狀態就已經轉化為惡意,這之后的返還范圍適用惡意的規則。但實踐中確定請求權行使時,證明受益人有多少現存利益是很困難。如果受益人主張“取得利益已經不存在”應對此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二)受益人為惡意的法律效力
明知沒有法律上的依據而取得利益的人為惡意受益人。惡意人應當返還取得時的一切所得,不論該利益是否存在,各國關于惡意受領人規定了相較于善意受領人的加重返還責任。例如《德國民法典》第819條規定:“受益人在受領時或事后知悉欠缺法律上的原因時,自受領或知情時起負有返還義務,如同返還請求權在此時已發生訴訟拘束。”在820條規定:“受益人從知悉結果并未發生或為法律上的原因已經消滅時起應支付利息。”《日本民法典》第704條規定:“惡意受領人,應返還其所受利益并附加利息,如有損害,則負賠償責任。”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也有對不當得利返還范圍的解釋,雖然沒有區分善意與惡意,但也有以下規定:“返還的不當得利,應當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當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勞務和管理費后,應當予以收繳。
受益人惡意取得利益所返還范圍是受益人惡意取得的利益,不論該利益是否存在,應當將受益人所取得的全部利益,返還給受損失的人,不論在返還請求權提出時,該所得利益是否存在,不因該利益不存在是由于可歸責于受益人的事由,還是不可抗力或其他不應歸責于受益人事由,都應返還,所得之利益依其性質或其他情形不能返還時,應償還其價額不得主張因得利益不存在而免除返還義務。如受益人取得利益而支出的必要費用,可以向受損人償還或抵扣。惡意受益人返還受損失人的利益,仍就不能彌補時,惡意受益人應承擔損害賠償義務,不以受益人故意或過失為條件。
(三)先善意后惡意的法律效力
先善意后惡意,受益人的返還范圍,應分兩種情況來處理:第一種情況,在其知無法律上的原因前的階段,即為善意受益人時,按善意受益人的返還范圍內予以確認。其得主張所受利益不存在,僅現存的利益,負返還責任。第二種情況,在知無法律上的原因之后的階段,即為惡意受益人時,應負加重責任,按自始惡意受益人的返還范圍予以確認。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賠償案件不公開質證應當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5員工不交社保,單位可以同意嗎
2020-12-16擔保法保證期間的規定
2020-12-08肇事司機逃逸如何處理
2020-12-16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單位集體逃稅稅務局如何處罰
2021-01-08不安抗辯權在什么時候使用
2021-02-20海商海事能否簡易程序
2021-03-16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
2020-11-18房屋延期交付有賠償嗎
2020-12-25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保險合同權利轉讓書怎么寫
2020-11-1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出讓地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