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侵權行為
根據我國《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下列行為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2、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3、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4、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5、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的字號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6、復制、摹仿、翻譯他人注冊的馳名商標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上作為商標使用,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
7、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域名,并且通過該域名進行相關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商標侵權要承擔的民事責任
(一)《民法通則》的規定:
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商標權遭受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二)《商標法》的規定:
根據《商標法》第五十三條規定,被侵權人可以要求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賠償損失。其中,侵權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不停止商標侵權行為會受到的處罰
如果前二者都難以確定,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50萬元以下的賠償。商標注冊人或利害關系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其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
其實商標侵權不止需要承擔民事責任,也有可能會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涉及到假冒注冊商標、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和非法制造、銷售非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這幾種情況會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所以各企業、商家在使用商標的時候需要謹慎選擇。以上內容由律霸網整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房屋合同書有時間規定嗎
2020-12-13農村的房子國家怎么征收
2021-03-15設計合同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2021-02-25買賣合同是否可以對抗贈與合同
2021-03-06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在國外結婚可以在中國領結婚證嗎
2021-01-27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裁減試用期員工也應支付經濟補償
2021-03-14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保證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2-14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21-03-26如何厘訂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制定拆遷補償方案的主體是誰
2021-03-03紅線范圍內臨時搶建,拆遷補償怎么算
2021-01-15房地用途不一致,征收補償標準應怎樣確定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