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法律行為和好意施惠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民事法律行為和好意施惠之間的關系是好意施惠也屬于民事行為,好意施惠行為,雖然當事人無意設定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但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同樣是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為。
因為好意施惠是無償?shù)模腔谌藗儍?nèi)心的善意,應該從公平的角度處罰,酌情減輕施惠人的責任,因此司法實踐中施惠人非基于故意或是重大過失導致的損害,一般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施惠人應當承擔損害結果的法理是基于先行行為而產(chǎn)生的對相對人權利保護的義務,如相對人因此行為受損,施惠人應當承擔責任,但此時已轉變?yōu)榍謾嚓P系了。
既然是侵權關系,故又涉及到侵權責任的歸責問題,適應侵權責任歸責一般原則過錯歸責,但有以下情形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或免責:
1、 如被侵權人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額責任;
2、 如果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3、 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責任;
4、 損害因不可抗力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5、 其他諸如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造成的損害,只要沒有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 的損害,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二、民事法律關系是什么意思?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規(guī)定,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主體(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通過意思表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guī)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
因為好意實惠而引發(fā)的侵權糾紛案件在社會生活中一向是比較引人關注的,因為社會整體原則還是不希望那些見義勇為,無償幫助別人的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問題是在決定給別人提供幫助的時候,應該確保自己在整個過程中沒有任何重大過錯行為。
好意施惠丟失財務是否承擔責任?
好意施惠致傷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如何區(qū)別贈與合同與好意施惠?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子產(chǎn)品爆炸致傷能提起訴訟嗎
2021-01-09行政案件有審理級別嗎
2021-01-02交通事故鑒定未出能否進行民事賠償
2021-02-07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規(guī)定
2020-11-15中止探望權的管轄是怎樣的
2021-03-25子女死亡父母能領到贍養(yǎng)費嗎
2021-01-30發(fā)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chǎn)可否繼承
2021-03-06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車撞犬引發(fā)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交強險過期沒交怎么辦
2020-12-09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互聯(lián)網(wǎng)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人如何先予支付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
2020-12-19保險理賠的理賠程序內(nèi)容是哪些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