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譽權糾紛和侵犯名譽權的區別是什么
名譽權糾紛和侵犯名譽之間沒有區別,具有以下特征的是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一)在侵害對象上,被侵害人是特定人。當然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如果所指定的對象是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的具體人,即使沒有指名道姓,同樣可以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如某些“紀實”文學作品,在 “描寫”中對特定的人進行侮辱、誹謗,雖然使用的是代號或假名,但讀者一看便可知曉其所指向的對象,這顯然不能因其使用代號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權。
(二)在侵害方式上,主要是以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
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所謂誹謗,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虛假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應當指出的是,侮辱和誹謗可能是公開的,也可能是不公開的。公開的侮辱和誹謗并不要求范圍很大,即使當著一個人的面,對另一公民進行侮辱和誹謗,也屬于公開侵犯他人名譽權;不公開的侮辱和誹謗包括在給他人的信件中對該人進行辱罵、誹謗,或者在無第三人在場時對他人進行侮辱。如向他人身上潑糞便、用錄音機播放叫罵聲等。這種侮辱不一定在社會上造成公開影響,但侵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因此也構成了對公民名譽權的侵害。
(三)在主觀過錯上,侵害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過失。
在一般情況下,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譽權的,只能是故意,絕非過失。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新聞報道失實或履行職務的疏忽,也可能造成他人名譽權的損害。如報刊、雜志因審查不嚴,刊登、發表或轉載有損他人名譽的文章,并不能因為是過失而免除其民事責任。
(四)在客觀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譽權的事實。
所謂名譽侵權的事實,是指侵害人從事了法律所禁止的有損他人人格、名譽的行為,而給被害人帶來了名譽方面的損害。有一種觀點認為,只要客觀事實存在,陳述真實,就不構成名譽侵權。
(五)在后果上,對被侵害人的名譽造成較嚴重的損害。
所謂造成損害,是指由于侵害名譽權行為的發生,使被侵害公民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之所以強調較嚴重的損害,是因為侵害名譽權行為所造成后果的程度,是民事侵權行為與一般不道德行為、行政違法行為以及刑事犯罪行為相區別的一個重要客觀標準。
綜上所述,名譽權糾紛和侵犯名譽之間沒有區別,同時在主觀上也可以表現出故意或者是過失,但是對于侵犯名譽權造成的后果都是對被侵害人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需要侵權人賠禮道歉,并消除負面影響。
訴訟侵犯名譽權有時間限定嗎?
名譽權糾紛開庭后裁決時間多久?
名譽權糾紛訴訟請求需要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辯護詞
2020-12-14刑事判決書網上能否查到
2021-01-09行政拘留能隱瞞單位嗎
2020-12-19對大學生家教不滿意能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7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交通事故從起訴到發傳票是多少天?
2021-03-19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交通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7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