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侵權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商標侵權的民事責任
(1)停止侵害;
(2)賠償損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侵權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50萬元以下的賠償);注: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3)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4)贈禮道歉。
商標侵權的行政責任
(1)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
(2)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
(3)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處以非法經營額3倍以下的罰款;非法經營額無法計算的,處以10萬元以下的罰款。
刑事責任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商標犯罪違法行為有三種: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非法制造或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
(一)侵犯商標權犯罪的構成要件
1、必須違反了國家商標管理制度和侵犯了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
2、必須實施了侵犯他人已注冊商標的行為,包括:
(1)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2)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
(3)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
侵犯注冊商標權的犯罪是以“情節嚴重”作為標準的,所謂“情節嚴重”,表現為:
(1)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違法所得數額在2萬元以上的;
(2)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違法所得數額在2萬元以上的;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違法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
(3)假冒他人已經注冊的人用藥品商標;
(4)假冒他人注冊商標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國際影響的;
(5)因假冒他人注冊商標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給予兩次行政處罰又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
(6)利用賄賂等非法手段推銷假冒商標商品或偽造、擅自制造的他人注冊的商標標識的。
3、侵犯商標權的主體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對單位的刑事處罰包括罰金和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所謂“直接責任人員”是指企業中直接決定、策劃和主辦假冒商標的人員。由于我國經濟政策的放寬,假冒商標的行為人已不局限于企業還包括個體工商戶以及公民個人。
4、行為人在主觀上必須是故意的,即有假冒他人注冊商標以非法牟利,或破壞他人商標信譽,或謀取其他非法利益的目的。行為人在主觀上沒有犯罪故意,不構成此罪。在對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行為進行處罰時,要注意承擔民事責任和承擔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不同,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不以“明知”作為構成要件,而承擔刑事責任行為人必須明知其銷售的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這是區分罪與非罪的重要界限。
(二)刑罰
為了懲治假冒注冊商標的犯罪行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97年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對涉及商標的犯罪行為在量刑幅度上有了提高,原《刑法》規定:“違反商標管理法規,工商企業假冒其他企業已經注冊的商標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現行《刑法》規定: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或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較大的,或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的以及銷售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可并處或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或銷售金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單位犯此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三)與商標侵權有關的其他犯罪行為
《商標法》規定:從事商標注冊、管理和復審工作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必須秉公執法,廉潔自律,忠于職守,文明服務。從事商標注冊、管理和復審工作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循私舞弊,違法辦理商標注冊、管理和復審事項,收受當事人財物、牟取不正當利益,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商標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在文中有詳細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解除的條件
2021-01-03國有土地是否可以協議出讓
2020-12-06侵占他人車位犯法嗎
2021-03-21打擊危害公共衛生罪的主體是什么
2020-12-06訴訟時效超過20年,法院受理嗎
2021-03-13食堂無食品經營許可證該接受如何處罰
2021-02-11三類犯停止減刑假釋
2021-02-21對未成年監護人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04離職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0-12-05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