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注冊馳名商標的保護范圍是否需要延及不相同或者不相似的商品(或服務,下同)上?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就相同或者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第二款規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但該條并未涉及就不相同或者不類似的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是否及如何保護的問題,即未注冊馳名商標的保護范圍是否延及不相同或者不相似的商品或服務上。筆-者認為應從以下角度分析。一是從相關公眾角度分析,延及到不相同或者不相似的商品是否有可能導致相關公眾的混淆,其實質是未注冊馳名商標所有人的利益與社會公眾利益的平衡問題。二是保護范圍應與我國的市場發育程度相適應。我國司法及實務界一些人士有一種傾向,即認為凡是馳名商標,不論是通過行政途徑還是通過司法途徑認定的,也不論是注冊商標還是未注冊商標,其保護范圍均應延及到不相同或者不相似的商品,實行全類別(或跨類)保護。筆-者認為這種論調值得商榷。
從第一個角度分析,雖然某個未注冊商標在某個商品類別上被認定為馳名商標,但在毫不相干的類別上使用,相關公眾一定產生混淆嗎?以筆-者愚見,不一定。況且這種情況下的“相關公眾”也不屬于一個領域。給予未注冊馳名商標權利人以強力保護,本意是對權利人在某領域投入勞動的認可,而權利人在另一個領域未投入勞動,如果給予保護就對社會公眾不太公平。法律是平衡的藝術,權利是有邊界的。給權利人多一點,留給公眾的就少一點,反之亦然。但筆-者在這里也沒有絕對化的意思,如果將未注冊馳名商標使用于其他類別的商品上,導致相關公眾產生混淆,則當然屬于侵犯馳名商標所有人權利的情況,馳名商標所有人也當然有權提起侵權之訴。所以,在對待未注冊馳名商標的保護范圍時一定要考慮混淆因素,不能絕對化。
從第二個角度講,我國的市場發育尚處于初級階段,鼓勵競爭是取向之一。加強未注冊馳名商標的保護固然有利于權利人利益的保護,但不區別具體情況,一味實行全類別保護則不利于市場競爭。給予未注冊馳名商標強力保護的目的是制止他人借未注冊馳名商標的名氣取得本不屬于他的利益,防止揩油和搭便車。若他人出于善意、正當理由在其他類別上使用與未注冊馳名商標相同或者相似的商標則沒有給未注冊馳名商標權利人帶來損害,不應禁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空白合同如何勝訴
2020-12-20保護性約束是否屬于強制措施
2021-01-04勞動爭議管轄權異議上訴狀
2021-01-13質押物是否可以自行變賣
2021-03-03倉單質押融資基本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1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完成
2021-03-06發生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應該怎么辦
2021-03-12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離婚時一方的開房記錄能作為出軌證據嗎
2020-12-15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一審敗訴,二審終審也敗訴該怎么辦
2021-01-06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老公有外遇離婚財產怎么分割
2020-11-19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失業保險基金是專款專用嗎
2021-01-10他人毀壞財物后能否要求其和保險公司一起賠償
2021-03-01受害者加強險的拒賠情況有哪些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