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審結了原告**避風塘茶樓有限公司訴**東新思晟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認定原告的“避風塘”茶樓服務構成知名服務,被告在經營茶樓時使用了與原告茶樓相同的名稱和近似的店面裝潢,足以導致消費者的混淆和誤認,構成不正當競爭,法院依法判決被告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在《北京晚報》刊登聲明消除影響,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20萬元。
原告自1998年于上海開設第一家“避風塘”茶樓至今,已在全國10余個省市30余個主要城市發展了百余家加盟店,具有相當的知名度。原告的加盟店均統一冠以特有名稱“避風塘”,并統一使用以綠、白兩色為主色調,以雙葉標識、手寫體“避風塘”和“BeForTimeTeaHouse”字樣等組成的招牌為主,配以“歡樂無限時暢飲無限量”、“平時價18元/位”、“24小時營業”和太陽狀鐘表等文字和圖形的特色裝潢。上述名稱和裝潢經原告長期、廣泛的使用和宣傳,已與原告的茶樓服務建立起了明確、穩固的聯系,成為消費者區別該公司的“避風塘”茶樓服務與市場上其他茶樓服務的重要依據。被告于2006年經**避風塘茶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避風塘公司)授權,在海淀區萬泉河路68號紫金莊園9號樓開設了一家茶樓,同樣使用“避風塘”作為茶樓名稱并采用與原告近似的店面裝潢。
法院經審理認為,盡管**避風塘公司曾與原告訂有《區域特許合同》,并有權許可他人使用原告的“避風塘”名稱、裝潢等開設茶樓,但在**思晟公司與**避風塘公司訂立協議時,該《區域特許合同》已經終止,**避風塘公司已不再享有原告賦予的任何權利,故被告與**避風塘公司之間的授權協議不能成為其侵害原告權益的合法理由。被告明知原告與**避風塘公司的合同已經終止,仍憑借**避風塘公司的授權,使用與原告一致的服務名稱和近似的店面裝潢,導致了消費者對服務來源的混淆和誤認,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構成了不正當競爭。據此,法院作出了以上判決。
一審宣判后,雙方當事人均未明確表示是否上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在外國申請離婚要什么材料
2020-11-18私營企業法定代表人怎么定
2021-02-09個體工商戶稅收標準是什么
2021-02-26借款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2-12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下述保險公司責任是否應該免除
2021-02-05保險投保時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利益原則是什么
2021-01-29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全文
2021-03-14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