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后又翻供的怎么判
需要結合實際的案情進行分析。
自首后翻供的處理:
對翻供的是否認定自首,應以當事人投案時的行為是否成立自首為依據。因當事人自首而使懸案得以告破,在審案件得以順利處理的,應當認為自首的價值已經實現,即使以后當事人翻供,也不影響自首的成立。當然,當事人翻供的態度足以降低對其從寬處罰的幅度。如果因被告人翻供而妨害破案或審判的,說明其投案自首的價值還沒有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認定自首。
一、自首的性質
自首以認罪為必要,司法解釋也規定,一審判決前翻供的,不能認定自首。這些觀點和規定,未免過于簡單化。自首是一種主客觀統一于主動、如實供述罪行的行為,而不是統一于認罪態度的行為。假如當事人主動投案承認自己犯了殺人罪,甚至表示自己罪該萬死,但是,卻講不清具體的犯罪細節,對此,我們連基本事實都無法認定,當然不會因為其認罪態度好而認定自首。相反,當事人主觀上并不悔罪,只是迫于自認為無法逃避的形勢,抱著爭取從寬處罰的愿望而主動作了供述,我們并不因為其沒有真誠悔罪而不認定自首。鑒于自首的成立統一于主動、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的客觀行為,我們不能因為當事人欠缺主觀上的認罪態度而否認其客觀上主動、如實供述的行為。
二、自首認定的時間范圍
自首是當事人犯罪后、歸案前這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具有自首價值的行為。當事人投案后如實供述犯罪事實,自首行為即告完成。認定自首,應當以犯罪后、歸案前這一時間段內當事人自首的行為為依據,而不是以歸案之后的其他行為為依據。因此,當事人在自首行為完成以后的翻供行為,不能改變其先前的自首行為的性質。
三、翻供對案件的影響
既然認定自首不以當事人的認罪態度為依據,而是以經查證屬實的當事人供述的犯罪事實為依據。經查證屬實的事實,并不會因為當事人翻供而改變,因此,翻供,并不能改變案件事實,也不能改變自首的事實。如果因當事人翻供而使案件事實難以認定的,那么,原來當事人的認罪實際上并不是自首,本來就不應認定自首。
大家看完本文的內容之后都清楚了吧,這也是目前比較重要的法律知識。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樣的智力成果可以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
2021-01-18解讀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2-08財產保全可凍結配偶的嗎
2021-02-09銀行轉賬能證明贍養費嗎
2020-11-16“國五條”解讀
2021-01-16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賠償
2021-01-28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保險合同理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0-12-19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全資直屬企業暫行管
2021-03-04建筑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1-01-27土地轉讓違法所得使用權的表現形式是什么
2021-03-03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農民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1-19征地程序兩公告,一登記制度是什么
2021-03-10拆遷補償的類型都有哪些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