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們國家和整個社會越來越重視人的自身價值,更多地對公民給予人性化的關懷。特別是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通過的憲法修正案中,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意味著今后立法、執法、司法等公共權力的運作應當遵行保障公民權利的基本理念。這也給我國目前刑罰的執行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我們要從根本上改變舊的觀念,積極倡導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肯定人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順應歷史和社會發展的潮流,依照現代的司法理念逐步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刑罰輕刑化體系。
一、關于“輕刑化”
輕刑化是相對于重刑主義而言的,強調刑罰的寬和與輕緩,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則和罪刑罰相適應原則的刑事框架內是對刑罰謙抑精神和刑罰人道主義的弘揚。輕刑化實際上是“刑罰與其嚴厲不如緩和”的刑法格言的簡化說法,也就是說,在刑事立法上,如果規定較輕的刑罰就可以,便沒有必要規定較重的刑罰;在刑事司法上,對于已經確定的犯罪行為,如果適用較輕的刑罰即可,便沒有必要適用較重的刑罰。刑罰是一種代價最為昂貴的社會治理方法,只有不得已是才那來用,這就是所謂的“慎刑、少刑”思想。全面的來看,輕刑化也不是單純的泛指刑罰的寬和與謙抑,而是要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看,何謂“嚴厲”何謂“緩和”則需要以一國的國情、社會公眾的生活水平以及社會的平均價值觀念為標準進行衡量。
在中國法制史上有“刑亂世用重典,刑平世用中典,刑盛世用輕典”的歷史箴言,表明先人早已經把刑罰的輕重與世道的盛亂緊緊的聯系起來,并一語道出了其中的因果關系。我們必須認識到:在某些社會條件下,亦即當無政府狀態與分裂狀況威脅到社會組織時,采用鎮壓性的法律控制方法的那種誘惑就會變得極為強烈。在努力組織分裂力量在社會中起作用并努力造成一種更高程度的社會凝聚力的時候,鐘擺也可能擺向另一個極端,即強制社會停滯和墨守成規。所以輕刑化的思想必然要結合具體的歷史語境,目前階段我們正構建和諧社會,在這種大環境中人權保障、自由保障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輕刑化的刑罰理念正適應這種潮流。辯證的來看,重刑主義在客觀上存在其難以克服的缺陷——刑罰之惡雖然可以立桿見影,達到報應、懲戒的效果,但委實不利于社會的長治久安,有可能還留下后患,就好像西醫中的“治標不治本”。因此想要從根本上把問題解決就要選擇輕刑化的刑罰之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外合資銀行經營售匯業務需要誰批準
2020-12-18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實繳出資
2020-12-28是否可以直接處分質押物
2020-12-03事故全責方死亡家屬能要求無責方賠償嗎
2021-02-07上海醉駕追究幾年刑事責任
2021-01-11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民事訴訟須知
2021-02-04探望權的行使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2-13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哪些項目不屬于工資構成部分
2020-12-25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醫療意外保險具體是什么
2021-03-22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國有出讓土地的使用權轉讓條件
2021-01-08拆遷補償款是否為行政賠償
2021-03-15有關拆遷委托協議書樣本是怎樣的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