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的重要措施,在依法治國的方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有利于用時有效地揭露和懲罰犯罪。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接受的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材料是十分復雜的,有的屬于犯罪事實,有的只是違法、違紀行為,還有的只是民事、經濟糾紛,有些甚至是誣告陷害。如果司法機關一接到這些就予以立案偵查或審判,勢必浪費大量的司法資源,甚至會使偵查或審判工作誤入歧途。有了不立案程序,就使得那些不存在犯罪事實或者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不至于交付偵查或審判,從而有利于司法機關正確行使偵查或審判權力,確保集中力量同犯罪行為作斗爭,從而及時、有效地揭露、證實和懲罰犯罪。2、有利于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立案階段,公安、司法機關通過對有關的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材料的審查,判明有無犯罪事實發生,依法決定應否追究刑事責任。對于那些沒有犯罪事實發生或者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不予立案,從而不將案件交付偵查或審判,就使得那些沒有實施犯罪行為或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被控告人、被檢舉人免受刑事追究,維護其合法權益。而且,對于那些故意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的,還要依法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因此,不立案制度的確立,對于切實保護公民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3、有利于保護公民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控告、舉報犯罪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權利。司法實踐證明,報案、控告、舉報犯罪是主要的立案材料來源。公民報案、控告或舉報的事實一旦構成犯罪,公安、司法機關及時進行立案偵查或審判,固然有利于保護公民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但公民報案、控告或舉報的事實不構成犯罪或者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通過不立案程度不予立案偵查或者審判,同樣有利于保護公民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這是因為,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司法機關在依法作出不立案決定后,應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如果控告人對不立案決定不服,可以申請復議。這些程度的設立,對于保護公民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的準則有哪些
2021-01-09因土地賠償村民阻擋施工違法嗎
2021-01-13環境污染糾紛誰有舉證責任
2021-03-13施工噪音加害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1-13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建筑工程一切險所包含內容有哪些
2021-01-03車撞犬引發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對保險代理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交通事故車主拒賠幾天可起訴
2020-11-16機動車交通事故致人身傷亡 四種特殊情形保險公司可免責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