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部賠償原則
全部賠償原則也稱為全面賠償原則,是現代民法的最基本的賠償原則,是各國侵權行為立法和司法實踐的通例。
全部賠償原則的含義,是指知識產權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應當以加害人侵權行為所造成損害的財產損失范圍為標準,承擔全部責任。也就是說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應當全部賠償,賠償應以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為限。
二、法定標準賠償原則
鑒于知識產權保護對象的特殊性,其損害事實、后果的不易確定性,不少國家的知識產權立法規定了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的法定賠償制度。即規定實施某種侵權行為,應當賠償的數額多少。這在著作權立法中尤為突出。
所謂法定標準賠償原則,是指由知識產權法律明文規定不法侵害知識產權造成損害,應賠償損失的具體數額(或數額幅度)。在人民法院無法查清受害人實際損失和侵權人營利數額,或者受害人直接要求按法定最低賠償額進行賠償的,人民法院按法律規定的賠償數額確定賠償數額。在知識產權立法就此規定以前,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司法解釋,以彌補立法的不足。
三、法官斟酌裁量賠償原則
無論關于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的法律條款規定得多么嚴密、具體(這實際不可能作到),無論是適用全部賠償原則還是適用法定賠償原則,都不能排除法官根據開庭審理查明的案件事實,對法律的具體適用,以及在法律規定的賠償數額幅度之內根據個案情況的裁量。
法官在斟酌確定損失賠償額時,根據總結的審判經驗,一般應當考慮以下要素:
1、受害人所受損害后果(包括財產和非財產)是否嚴重;
2、侵害行為所致某種知識產權保護對象價值降低程度;
3、侵害出于營利或其他不當目的;
4、主觀過錯(故意或過失;如是過失,是重大過失還是一般過失);
5、侵害行為情節惡劣程度;
6、侵權人獲利情況;
7、侵權行為的社會影響;
8、雙方當事人的經濟狀況等。
四、精神損害賠償限制原則
精神損害賠償限制原則,是指對公民、法人等民事主體享有的知識產權中精神權益損害,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可以適用精神損害賠償。
根據民法和知識產權法律的規定和司法實踐的需要,應當確立以下四個原則:全部賠償原則;法定標準賠償原則;法官斟酌裁量賠償原則;對精神損害賠償適當限制原則。如果你還有其他法律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責令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1-03-23股權變更登記行政機關未盡義務如何維權
2020-12-06愿意離婚但不愿意分割財產怎么辦
2020-11-29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剛需購房具體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0-11-18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江蘇通州最低職工保險,職工自己需繳多少
2020-12-20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間
2021-03-08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模板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