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案情
2005年10月11日,某市工商局在檢查中發現某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房地產公司)涉嫌商業賄賂行為,遂于當日立案調查。經查,該房地產公司分別于2004年6月22日和2004年7月30日與某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信公司)簽訂通信業務合作協議及補充協議,約定通信公司向該房地產公司支付“租賃通信管道費用”35萬元,以取得該房地產公司開發的“棕櫚假日”住宅小區內通信管道的唯一使用權。通過這份協議,該房地公司以“租賃通信管道費用”的名義分四次收受通信公司給予的費用共計人民幣35萬元,扣除已繳納稅款,該房地產公司實際獲利32.16萬元。
二、案件爭議焦點
房地產公司的行為是否構成商業賄賂行為。
三、案件評析
房地產公司辯稱,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為銷售或者購買商品而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賄賂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其與通信公司之間不存在銷售或購買商品的行為,不具備商業賄賂的構成要件。同時,雙方依照自愿訂立的《通信業務合作協議》收取費用,是通過銀行的正常業務往來,沒在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因此不構成商業賄賂行為。
工商機關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第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城市建設和村鎮、集鎮建設應當配套設置電信設施。建筑物內的電信管線和配線設施以及建設項目用地范圍內的電信管線,應當納入建設項目的設計文件,并隨建設項目同時施工與驗收,所需經費應當納入建設項目概算。”該條明確規定了建筑物內的通信管道建設費用應當由建設項目方承擔。同時,房地產開發項目的電信設施歸屬全體業主所有,房地產公司無權買賣或租賃。該房地產公司以收取“租賃通信管道費用”的名義,出租了其開發住宅小區通信管道的唯一使用權,排擠了其他電信運營商的公平競爭,構成商業賄賂。至于該房地產公司辯稱的商業賄賂必須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為構成要件,這是一種十分片面的理解。只要通過賄賂手段取得了優于其他經營者的競爭地位,即可構成商業賄賂。本案當事人假借名義收取賄賂款后,為行賄方提供了通信管道的唯一使用權,是典型的商業賄賂行為。
律霸小編為您詳細介紹更多相關知識:
賄賂與饋贈的區別
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受賄與介紹賄賂罪
陳某的行為應如何定性——商業賄賂中受賄所得用于公務的法律適用
“德普案”看我國反商業賄賂法律制度
對《關于辦理商業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理解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關等級醫療事故可以主張的賠償項目
2021-01-30公證可以增加借款合同法律效力嗎
2021-01-03即將被執行的房產能否保全
2020-11-18律師費可以申報破產債權嗎
2021-01-24合同關系可否以侵權責任訴訟
2021-02-21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飛機延誤險賠償條件是什么
2021-02-07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婚內財產保全保險以及注意事項
2021-02-17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一個自然人也可設保險代理公司保險公估
2021-03-25未征收的土地出讓如何處理
2020-11-18劃撥土地轉出讓怎么計算價格
2021-03-18禁養區養殖場關停有補償嗎
2021-01-03拆遷安置房未辦理產權證前能否賣房
2021-03-01安徽省房屋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