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別人的隱私發到網上怎么辦(《民法通則》于2020.12.31失效)
是違法的,《民法通則》第120條的規定:侵害隱私利益的民事責任方式,應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侵害他人隱私,造成財產損失的,應按照全部賠償原則,予以全部賠償。?侵害他人隱私,致他人精神損害,并且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精神撫慰金的賠償數額,根據侵害人的主觀過錯程度,侵害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侵害人的得利情況,侵害人的經濟承受能力以及受訴法院當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綜合考慮予以酌定。
二、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于2021.1.1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網上公布他人隱私的行為是不法行為,法律上是禁止的,如果出現這樣的行為那么可以向法院申請訴訟,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強制執行的特征
2021-02-16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20個新亮點)
2020-12-25固定資產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0-12-03債權受讓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21不服指定監護關系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09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別
2020-12-11被關在豬圈里與豬爭食 女子精神失常
2021-03-12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什么是查封,對于查封法律有什么樣的規定
2020-11-11代位繼承人生活困難的話可以要求多分遺產嗎
2021-02-15離異后的人對財產有無繼承權
2021-01-03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保險公司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