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檢查手機算侵犯隱私權嗎
丈夫私自查看妻子手機是侵犯了隱私權,但不會坐牢?!痘橐龇ā访鞔_規定了“夫妻有相互忠實的義務”,但同時規定“夫妻有相互尊重的義務”。隱私權是自然人就個人私事、個人信息等個人生活領域的事情不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權利。
個人通訊秘密權是隱私權的重要內容,應受法律保護。保障公民手機信息不被他人(當然應該包括配偶在內)任意查看是保護公民隱私權的具體體現,私自查看信息構成侵權。
《民法通則》草案在侵權責任中規定,侵害他人隱私權的,侵權人應當按照因此獲得的利益給予賠償,也可以按照受害人的損失給予賠償。侵權人獲得的利益或者受害人的損失不能確定的,應當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給予10萬元以下賠償。
二、如何認定侵犯隱私權
作為人格權之一,侵犯隱私權責任的構成也同侵犯其他權利一樣,須具備侵權責任構成的一般要件,即主觀過錯、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因果關系等四要件。
1、主觀具有過錯
侵害隱私權因屬于一般侵權行為,要求行為人主觀上須具有過錯才能構成侵權責任,故意、過失在所不問,但過錯形態影響侵權人法律責任輕重的承擔問題。
2、違法行為的存在
侵害他人隱私的行為因直接違反法律規定抑或違反社會公德受到法律的否定評價,使得該行為具有違法性質。隱私權是絕對權,具有普遍的對世效力,要求任何不特定人負有不侵犯他人隱私的義務,違反這種義務進行的行為均被納入侵犯隱私行為之列,除非有正當合法抗辯事由存在,通常這種侵害行為以作為形式表達,并不必以公開他人隱私為要件。結合行為類型的多樣性與隱私內涵的發展性,基本可以概括為兩類:侵擾私人空間的行為與侵害私人信息的行為。
3、損害結果發生
損害是侵權行為的結果,作為一種事實狀態,主要有三種表現形態:財產損失、人格利益受損及精神痛苦。侵害隱私并不直接與財產利益掛鉤,甚至有時根本沒有財產利益受損,受沖擊的往往是人格利益的損害,通常伴有精神痛苦,當然這并不否認隱私權遭受損害所導致的權利人經濟上的損失。一般來講,只要存在侵害法定權利的事實,即使侵害后果難以覺察或證明,即可構成侵權法中的損害。隱私權這種精神性人格權損害后果不易量化,受害人具體人格受損證明困難,但這點并不妨礙認定損害事實的存在。
4、具備因果聯系
侵權法上因果關系在于確定行為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的聯系,侵害隱私權的行為和損害事實之間往往具有直接關聯性,侵害隱私權的后果表現為權利人自控信息的“外溢”與私域生活的侵擾,這一事實乃侵害行為所致,換句話來說,權利主體因該不法行為遭受人格利益受損。就非財產性利益受損與行為方面還是比較容易把握的,出問題的地方是財產利益與侵權行為的因果關系認定方面,有沒有直接必然的聯系則須借助一定的方法,通常從以下兩方面把握:時間上有無順序性,侵害行為是否客觀存在。
夫妻檢查手機算侵犯隱私權嗎?如果沒有得到另一方的允許,就算是夫妻關系也不能夠貿然去檢查對方的手機,但夫妻關系也很難追究對方侵犯隱私權的責任。對隱私權認定具體內容不太了解或想要爭取權益,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意傾倒危險廢物構成環境污染罪怎么處罰
2020-12-09生活垃圾分類標志新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中國人同外國人內地結婚如何辦理手續
2021-01-16如何預防留學生眾籌網絡詐騙
2021-02-20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交通事故訴訟時效起算時間
2021-01-11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手寫的紙質版離婚協議書有效嗎
2020-12-05法院可以封失業金賬戶嗎
2021-02-03合同未履行多長時間可以確認無效
2021-03-10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超市雇員受傷責任承擔,由誰負責
2021-03-10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家庭財產保險在運作中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8貨物運輸險投保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