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姓名權賠償金額有最高限制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侵犯姓名權賠償金額是有限制的,賠償金額往往以實際造成的損失為限,損失不確定的,通過侵權造成的后果、侵權過錯程序等因素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九十九條?【姓名權、名稱權】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第一百二十條?【侵害人格權的民事責任】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侵害姓名權的主要方式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侵害姓名權的行為一般由作為的方式構成,其中最主要的最常見的行為就是干涉、盜用和假冒他人的姓名。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和變更自己的姓名。
干涉他人姓名就是針對他人姓名實施某種積極行為,阻撓他人行使自己的姓名權。它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干涉他人決定自己的姓名,強迫他人命何名或者不命何名;
二是干涉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強迫他人使用或不使用正式姓名;
三是干涉他人改變自己的姓名,強迫他人改變或不改變自己的姓名。例如干涉養子女決定和使用其姓名,干涉被監護人決定和使用其姓名等。
2、盜用他人姓名。
未經權利主體的同意或授權,擅自以權利主體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或從事不利于權利主體、不利于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即是盜用他人姓名的行為。盜用他人姓名,行為人通常出于某種不正當目的,行為的結果則直接損害他人或社會利益。
3、假冒姓名。
假冒他人姓名是冒名頂替、冒充他人姓名進行活動,如使用他人的姓名填寫旅店的登記表格,以他人的姓名進行社交活動。在冒充他人姓名的情況下,侵權人常常利用他人對知名人士的尊敬、羨慕、信任,使用某知名人士的姓名進行各種活動。在實踐中利用與他人同姓名的條件冒充他人實施行為,利用與他人姓名容易相混的條件冒充他人,以及利用他人的身份和名義從事某種行為,也應認定為假冒行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侵犯姓名權賠償金額是有限制的,賠償金額往往以實際造成的損失為限,損失不確定的,通過侵權造成的后果、侵權過錯程序等因素確定。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離婚判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07三維標志商標什么意思
2021-01-20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保險受益人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1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三條是怎樣的
2021-03-24保險代理人的種類包括了哪些
2021-01-15風險代理是怎么一回事?
2020-11-28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農村征地時,誰是有權主體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