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損害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侵權行為造成的后果千差萬別。在有些情況下,盡管侵權情節(jié)較為嚴重,但由此造成的后果卻相當輕微,由法院責令侵權人賠禮道歉即可消除對受害人的精神損害。而對于那些毀人容貌,使人喪失視覺、聽覺等器官功能或致人死亡者,其給受害人帶來的精神損害就難以撫平,因此,在確定精神損失費數(shù)額時,不能無視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后果。
精神損害
精神損害是與物質損害密切相關的一種損害內容.其可以與物質損害同時發(fā)生,也可不同時發(fā)生.因其多為損害的是人格權利,而人格權的本質是定向選擇.這種定向選擇被法律保護或制約.
主體范圍
精神損害主體范圍
精神損害的主體指精神利益遭受侵害的受害人。自然人是精神損害主體毫無異議。爭議點在于法人和死者能否成為精神損害主體。
有學者認為“法人沒生命,也沒有生理、心理上的精神活動。法人的名譽權、名稱權、榮譽權受到侵害時,不會發(fā)生精神上、心理上的痛苦,因此法人作為社會組織不宜成為精神損害賠償?shù)臋嗬黧w”。而有些學者則持肯定觀點,認為“精神損害包括精神痛苦與精神利益喪失。法人的精神損害不包括精神痛苦,而僅指精神利益喪失。精神利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否認法人有精神損害就等于否認法人的人格”。事實上,法人本質上不過是人格化的資本,其“人格不過是被用作區(qū)分或辨認團體有無民法上獨立財產地位的純法律技術工具。當我們?yōu)榱私洕系男枰岩粋€組織擬制為人,就如同父母由于某種喜好把女兒當作男孩撫養(yǎng)。但若為其娶妻生子則難免有點荒唐。法人是否有精神利益呢?精神利益就是客體對于主體在精神上的滿足。它是意識范疇的概念,有且僅有擁有人腦的自然人特有。法人的名稱、名譽是其商譽的組成部分。而商譽可由評估機構評算其商業(yè)價值,顯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無直接財產內容的人身權,而是財產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精神損害賠償?shù)乃痉ń忉屢卜裾J了法人或其他組織以人格權遭受侵害請求的精神損害賠償。自然人作為民事主體始于出生,止與死亡。死者不再具有民事主體資格,也就不再享有民事權利。而侵害死者的尸體、名譽或隱私等,實質上是侵害死者近親屬的經濟或精神上的利益。因此,死者不能成為精神損害主體。
綜上所述,精神損害是指損害事實致使自然人精神利益損失或者應該獲得而未獲得。損害事實可以是侵權行為,也可以是違約行為。精神損害的客體是精神利益,而精神痛苦、不快、不適是其表現(xiàn)形式。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精神損害行為對對方造成的后果有很多種,比較輕的影響就可以用賠禮道歉解決,如果是損毀了容貌或者導致被害人功能喪失就需要進行經濟賠償。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聽證程序中的法定事項包括哪些
2020-12-23行政賠償訴訟的管轄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8欠錢被仲裁了怎么辦
2021-03-07房地產股權收購稅費要怎么計算
2021-02-14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1-01-24結婚彩禮的法律規(guī)定2019年是怎么樣的
2020-11-13起訴離婚要具備哪些條件 哪些情況屬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2-25訂婚了對方想退婚怎么辦
2021-02-22離婚后再進行結婚登記要離婚證嗎
2020-12-24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什么是業(yè)主委員會,業(yè)主委員會能代表業(yè)主起訴嗎
2020-11-24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項
2020-12-07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xù)存在
2021-02-05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競業(yè)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新交通法規(guī)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guī)定是什么
2020-12-28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