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條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
被撫養人生活費的相關計算標準,依照前款原則確定。
【條文主旨】
對于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和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賠償,適用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是國際上各個國家的通例,本解釋采用了這一做法。但由于殘疾賠償金是賠償權利人因勞動能力損失和沒有生活來源而獲得的賠償,死亡賠償金是由于受害人死亡導致家庭成員在財產上蒙受消極損失而獲得的賠償,被撫養人生活費是被撫養人因撫養人受到損害喪失勞動能力而獲得的賠償,受害人致殘后,其本人和受撫養人,或者受害人死亡后其家庭成員仍要在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生活,如果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賠償權利人依據受訴法院地的標準獲得賠償,并不能填平其損失,這對于賠償權利人來說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損害賠償法的原理。因此,在賠償權利人的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情況下,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但賠償權利人要對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是否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高出多少進行舉證。
【解讀】
一、制定背景
本條款定立的初衷,是因為因侵權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實施地或者侵權結果發生地或者賠償義務人住所地法院管轄,而賠償義務人賴以生活的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與受訴法院地可能不一致。在此情況下,由于我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以哪一地作為賠償地標準更能體現損害賠償的公正性,是本條所要解決的問題。在本解釋的討論稿中,曾經寫為:當事人雙方舉證證明受害人或者被撫養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或者低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按照受害人或者被撫養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后來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認為,根據這樣的規定,在任何案件中,雙方當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都可舉證受害人或者被撫養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無論這一標準高于還是低于受訴法院地標準,它都將被采用,這實際上使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和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條款中規定的受訴法院地標準失去意義,從而否定了國際通行的受訴法院地標準?,F在的規定確立了對于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和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賠償標準地就高不就低的原則。
二、就高不就低原則的理論依據
本解釋第二十五條、二十八條、二十九條規定的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及被撫養人生活費,在損害賠償理論上被稱為消極損失,又稱為所受損失,是指受害人由于損害喪失本應該獲得的利益,即逸失利益。根據上述三條的規定,殘疾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計算,被撫養人生活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或者農村居民平均生活費標準計算。損害賠償額的計算依照受訴法院地標準,是國際上各國的通例。本解釋參照了各國的規定,采用客觀計算(抽象計算)標準,將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及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賠償標準地與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等一樣,也定位于受訴法院所在地,這體現了本解釋既保障受害人利益,又適當兼顧社會公平的指導思想。
受訴法院地的確定,來自于對管轄法院的確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八條又將該條的侵權行為地解釋為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據此規定,人身侵權行為的受訴法院地有可能是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或者被告即賠償義務人住所地(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則為經常居住地)。但不論是何地,均有可能與原告即賠償權利人的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不一致。也就是說,賠償權利人的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與受訴法院地可能是同一的,也可能是不同一的。在后者的情況下,由于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較大,受訴法院地與賠償權利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及城鎮居民或者農村居民平均生活費標準可能是不同的。在此前提下,本解釋遵循主觀計算(具體計算)標準與客觀計算(抽象計算)標準相結合的原則,確立了賠償權利人的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及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賠償以受訴法院地標準客觀計算為主,賠償權利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標準主觀計算為例外的賠償原則。
如前所述,賠償權利人提起訴訟,只能選擇賠償義務人地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侵權行為實施地或者侵權結果發生地法院,而其日常的生活則可能并不在以上各地的任何一地,當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及城鎮居民或者農村居民平均生活費標準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時,對其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及被撫養人生活費等逸失利益損失的賠償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標準計算,體現了本解釋的公平性,及對于賠償權利人的人性化關懷。因為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及被撫養人生活費是因受害人受到侵權損害致殘喪失勞動能力或致死,而使賠償權利人受到的損失,賠償權利人平常賴以生活的地方是其的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以此地作為賠償標準,能夠相對公平地填平賠償權利人的損害;否則,如果受訴法院地標準較低甚至很低,賠償權利人獲得的賠償將不足以維持其日后在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基本生活,那對于賠償權利人來說是及其不公平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庭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31醫療事故鑒定要求具備哪些條件呢
2020-11-10贍養老人法院判決后多久有效
2021-03-19闡述涉外離婚程序審理的法律流程
2020-12-24遇到商標、專利侵權如何取證
2020-12-14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2020婚姻法規定離婚共同財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06中止探望權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6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