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侵害后如何進行維護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賠償損失。”因此,如肖像權受到侵害,公民有權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如果侵權人置之不理,公民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強制侵權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對無營利目的的侵害肖像權行為,肖像權人有權要求賠償精神損失;對以營利為目的的侵害肖像權行為,肖像權人既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又有權要求侵權人對侵害肖像權所造成的物質上的損失,進行經濟損害賠償。
掌握肖像權的內容
根據法律規定,公民的肖像權的內容為:
(1)肖像制作權。是否將形象轉化為肖像,決定在肖像權人,沒有征得同意或經默認,其他任何人都不得制作肖像權人的肖像。同時,肖像權人有權制止他人擅自制作自己的肖像。
(2)肖像使用權。即肖像權人有權將肖像有償或無償轉讓與其他人根據約定的用途使用。
(3)肖像擁有權。公民可以擁有自己的肖像,可以保存、收藏自己的肖像。
(4)肖像維護權。公民在其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或對其肖像進行毀損、玷污、丑化時,有權請求行為人停止侵害行為,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侵犯肖像權認定依據
構成侵害肖像權的行為,應具備以下兩個要件:一是要有使用肖像的行為,二是未經肖像權人同意或沒有正當理由。具體來說,侵犯肖像權的行為有以下幾種:
(1)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權利人的肖像;
(2)雖不以贏利為目的,但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而將權利人肖像進行展示、公開、陳列、復制、散發等行為;
(3)超出肖像權人許可范圍使用權利人的肖像;
(4)超出肖像權人許可的地域范圍內使用權利人的肖像;
(5)超出肖像權人許可的期間使用權利人的肖像。
侵權行為的界限
根據內地法律規定,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因社會公共利益,可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
(1)使用社會公眾人物肖像;
(2)為宣傳報道而使用參加游行集會、游園活動的人的肖像;
(3)旨在行使正當的輿論監督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4)因通緝犯罪嫌疑人或報道已判決案件而使用罪犯的照片;
(5)為肖像權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照片;
(6)國家機關為執行、適用法律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7)作為證據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8)為了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圍內使用他人肖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非婚生子可以落戶到男方家嗎
2021-01-18交通事故索賠技巧有哪些
2020-12-09網絡造謠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15倉單質押融資基本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19同時有兩個違法主體如何處罰
2021-01-18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申請強制執行費用多少
2021-03-25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
2021-03-20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不小心撞死人有商業保險怎么判定
2021-03-12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業道德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