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一】廣告陷阱
開發商的廣告大家都懂,最好的做法是到實地考察、保留廣告單、樓書等宣傳資料,如果能把廣告宣傳的內容全部載入正式的合同中最好。日后開發商若不兌現,這些資料可作為追究法律責任的有力憑證。
【陷阱二】內部認購造勢
許多開發商在樓盤預售前喜歡搞內部認購,但內部認購行為政府是不認可滴,非要參加應選擇信譽好、實力雄厚、名牌大型樓盤,不可因為內部認購商品房的所謂價格優勢麻痹大意。
【陷阱三】特價陷阱
有些樓盤會打出讓人驚喜的“特價房”廣告吸引大家注意。一般來說,“特價房”大多是位置不佳、朝向采光不好、戶型結構存在問題的一些房子。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買房時要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房屋信息,一定要看仔細、權衡好性價比。
【陷阱四】物業管理陷阱
房地產開發商強迫業主接受其指定的物業管理公司的服務,損害業主權益。購房者可以在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時,對指定的物業管理公司服務期限超出一年的,應提出反對意見,因為這屬于不合理的違反購房者意愿的附加條件;二是如果包括上述條款的房屋買賣合同已簽時,可以該條款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為由,請求法院判決其無效。
【陷阱五】大力營造現場道具和售樓氣氛
為了制造銷售興旺假象,開發商往往會找一些梅子制造哄搶戲碼,購房者可以要求查看合同和發票,看你選中的房子是否真的已經銷售,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到房產交易中心查閱正確的房源銷售數字。
【陷阱六】房屋面積前后不符
商品房銷售合同約定面積與實際面積發生差異的,按照合同約定處理;合同未做約定的,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時,買受人有權退房。買受人不退房的,產權登記面積大于合同約定面積時,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補足;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承擔,產權歸買受人。
產權登記面積小于合同約定面積時,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的(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返還買受人;絕對值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雙倍返還買受人。
【陷阱七】配套縮水
許多不良開發商推銷樓盤時會把配套吹得天花亂墜,購房者應冷靜分析不為表面現象所迷惑。如開發商提供免費交通車,能長期免費嗎?調查教育設施是否為教育行政部門所認可等等。
【陷阱八】證照陷阱
購房時,需看開發商是否“五證”齊全,即《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開工許可證》、《商品房預(銷)售許可證》。若不齊全,購房者購買后則可能拿不到房產證,商品房質量也得不到保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
2020-12-18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養殖戶有損失怎么辦
2021-01-14未登記抵押權是否享受別除權
2021-01-15交通事故鑒定未出能否進行民事賠償
2021-02-07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0-12-12責令停產停業多久算重大行政處罰
2021-01-25夫妻個人債務怎么取證
2021-03-14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5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什么是保險的保額
2020-12-26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哪些情況投保人需如實告知
2020-12-04人壽保險金的給付方式
2021-02-08村民侵占耕地不給怎么辦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