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與某房地產公司簽訂了一份商品房認購書,約定劉先生向該房地產公司預訂商品房一套,價款為人民幣40萬元。在簽訂認購書后的15日內,劉先生必須與該房地產公司簽訂正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認購書簽訂時劉先生向該房地產公司交納定金2萬元,作為雙方簽訂正式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保證。當劉先生要與該房地產公司簽訂正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卻無法與該公司就合同具體條款協商一致,導致未能簽訂正式合同。劉先生提出要退回定金,而該房地產公司則提出劉先生所交定金不予退回。
商品房認購書
在我國法律中,并沒有明確界定“商品房認購書”這一文書形式,簽定該文件也不是購買商品房的必經程序。通過總結,我們得出了一份商品房認購書發生法律效力所必須同時具備的幾個條件:
1、所購的房地產符合商品房預售條件,即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果開發商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就采用內部認購等方式與購房者簽訂該商品房的認購書,該樓宇認購書會因違反《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有關商品房預售條件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
2、認購書要具備合同生效的主要條款,至少要包括如下條款:認購房屋的位置、面積、單價、總價及簽訂正式合同的時間等,否則認購書無法實際履行,沒有產生效力的事實基礎。
3、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
一般來說,一份具備以上條件的商品房認購書才能對雙方具有約束力。那么在上述案例中劉先生要求退回定金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嗎?如果該認購書不具備上述條件,無法律效力,則劉先生可取回所交“定金”。但如果認購書具備上述條件,又會出現何種情況呢?要想得出一個明晰的答案,就要分析一下認購書中所稱定金的性質了。
根據認購書本身作為預約合同的性質,這里的定金應該理解為立約定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當事人約定以交付定金作為訂立主合同擔保的,給付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主合同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合同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因此,如果買賣雙方都不是“拒絕訂立”或“不簽訂”正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而只是因一些具體條款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導致未能簽約,那么賣方應把定金全部返還買方,不應以此為由“沒收定金”。通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劉先生仍是可以要求取回定金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費用交納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08眾籌和非法集資的區別
2021-02-27怎樣辦理交通事故傷殘評定
2021-02-06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離職了工資要次月發這違法嗎
2020-12-09多長時間內民間借貸能訴訟
2021-01-23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試用期的時間是多久
2021-03-03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如何算
2021-03-03最新的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5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人身意外險可以抵扣嗎
2021-01-05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