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親屬能擔任取保候審保證人嗎
司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可以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提供保證金。為了保證刑事訴訟的正常進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保證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
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取保候審的保證人必須同時具備四個條件:
1、保證人必須與本案無牽連,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涉嫌的犯罪沒有任何利害關系。保證人不能是本案的同案犯,也不能是本案的證人。否則,因為如果其本人也是司法機關調查的對象,就難以保證他認真履行保證義務。
2、保證人應當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具體來講,保證人必須達到一定年齡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對被保證人有一定的影響力,其身體狀況使其有能力對被保證人的行為進行監督等等。是否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需要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綜合判斷,絕不能僅憑保證人本人的說法確定他是否有履行保證義務的能力。
3、保證人應當享有政治權利,其人身自由沒有受到限制。公民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就不能充當取保候審的保證人。
4、保證人應當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在被保證人居所地有自己常住的居所,有穩定的經濟收入。
只要保證人與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犯罪沒有關系,并且滿足以上的條件,就可以作為保證人,因此,親人也是可以作為保證人的。
二、哪些人可以申請取保候審
為了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法律規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除他本人有權提出申請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有權向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司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變更羈押的強制措施,改為取保候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在刑事訴訟的任何一個階段提出取保候審申請。哪個機關決定拘留或者批準、決定逮捕,就應當向哪個機關提出。
在向司法機關提出取保候審申請時,應當提供情況,說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適合取保候審的條件和理由。這樣,便于司法機關在考慮或者決定是否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措施時,根據其各方面的情況綜合評判,作出決定。當然,法律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申請取保候審的權利,并不意味著申請一經提出,司法機關就必須同意其取保候審。是否同意取保候審應當由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作出決定。
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提出取保候審的申請,司法機關應當在一定期限內予以答復。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申請取保候審,決定原羈押強制措施的機關應當在7日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同意取保候審的,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手續;不同意取保候審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司法機關應當嚴格遵守這一規定。
親屬能擔任取保候審保證人嗎?答案是肯定的。《刑事訴訟法》中僅僅規定了取保候審保證人需要滿足的條件,但并沒有限定不能是親屬,換言之寢室也是能夠擔任取保候審保證人的,只要滿足規定的條件就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遇到工傷事故現場如何處理
2021-03-14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工商公示內容有假如何處罰
2020-12-09五保戶的監護人是誰
2021-03-09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仲裁開庭對方不來賠償怎么辦
2020-12-31立約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0-11-23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保險賠償案例
2021-01-12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保險業內涉及非法集資的應該怎樣處理
2020-12-10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