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多人死亡者死亡賠償相同
侵權責任法出臺之前,死亡賠償金的確定是根據《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二十九條的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照二十年計算”。盡管死亡賠償金的依據本質上是受害人未來收入損失的賠償,而不是受害人死亡本身的賠償,不是“命價”。但由于國家制度設計原因影響農村居民收入因素引發的死亡賠償金數額偏低的問題,由農村居民承受,就是社會的不公平。因此,侵權責任法的第十七條規定:“因同一侵權行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有著現實的政治意義。
同時,侵權責任法第十七條的適用,僅限于“同一侵權行為造成多人死亡的”情形,只要在同一事故或者行為中造成多人死亡的,如同一交通事故、火災事故、踩踏事故、倒塌事故等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援引該條。但同一事故如果構成工傷事故,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作保險范圍,不適用此條的規定。
此條立法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同一事故中適用不同賠償標準而造成賠償數額的巨大差異,這種情況出現時的最少人數是2人,因此,該條中的“多人”是指2人以上。
因同一侵權行為造成多人死亡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一個具體數額,不區分年齡、收入狀況等因素,既不考慮死亡個體的實際差異,所有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獲得的是相同的定額賠償。
因同一侵權行為造成多人死亡時,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均可以依據該條請求人民法院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人民法院既可以以當事人的請求適用,也可以以主動適用,也就是說是否使用此條應視案件的需要具體確定。比如,交通事故中,兩人居住在同一城區,那么賠償的標準是一樣的,沒有差別,此時就沒有必要適用此條。
精神損害賠償有限定
精神損害賠償與人身損害賠償相比較,精神損害賠償因精神損害自身的抽象性、主觀性很難精確地量化,因此,立法中只能用原則性的規定解決。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就是對精神損害賠償做出了原則性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污染致樹木死亡如何處罰
2020-11-30地役權未經登記對受讓人不具有約束力嗎
2020-12-24涉外婚姻案例實務分析
2021-02-06分手協議如何寫
2020-12-10暴力催收報警有用嗎
2020-12-17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車禍有人受傷警察會立案嗎
2021-02-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子女死亡父母能領到贍養費嗎
2021-01-30申請法官回避的時限
2020-12-16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裝修的房子漏水損失怎么賠償
2021-01-13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人身險賠付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