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原告李X
被告劉X
被告王X
原告與被告屬同事關系且三人平時關系很好。2004年2月,被告劉X與王X為同原告李X開個玩笑,讓原告大吃一驚,商定以原告的名義刊登一則征婚廣告。于是,二被告共同起草了一則征婚廣告,按照原告的實際情況介紹了其年齡、身高、學歷、工資收入等情況,并以原告名義寄給了某青年雜志社。三個月后,某青年雜志社在“鴻雁往來”專欄中登出了這則廣告。廣告登出不久,原告便收到很多異性來信,要求與他建立戀愛關系。此時,原告已婚并有一個女兒,其妻得知后同他大吵大鬧,單位的領導和同事也紛紛指責其行為不道德,給原告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壓力。直到此時,二被告才向原告說明事情的原委,并反復強調,只是同原告開開玩笑而已,沒有造成多大的后果。后經原、被告所在單位調解無效,原告于2004年9月向法院起訴,要求二被告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精神損失1萬元。
[分歧]
二被告認為,主觀上我倆沒有直接的故意,只不過想與原告開個玩笑讓原告大吃一驚而已,且沒有造成原告多大的后果,因此,沒有侵犯原告的姓名權。原告認為,盡管二被告沒有直接的故意,但二被告開玩笑假冒我的姓名刊登征婚廣告,已給我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壓力,且遭到單位領導和同事的指責。二被告已侵犯了我的姓名權,法院應當依法支持我的訴訟請求。
[點評]
本案二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姓名權。姓名權是公民的人身權利的重要內容、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本案二被告盡管只想與原告開開玩笑而已,主觀上沒有直接故意,但二被告未經原告同意,假冒原告的姓名在雜志上公開刊登征婚廣告,已存在過錯,且給原告家庭和單位上造成了不良后果,給原告的人格尊嚴造成了損害。因此,法院應依法支持原告訴訟請求,責令二被告公開向原告賠禮道歉,并在一定范圍內消除影響,賠償原告精神損失1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解除的條件
2021-01-03遲延履行金的計算規定
2021-03-11疫情期間解除租房合同算違約嗎
2020-12-26女職工特殊期內法律保護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25銀行委托第三方催款屬于泄露隱私嗎
2020-11-27營業執照年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1能追討過去的贍養費嗎
2021-03-03交通事故賠償是否包括受害人父母的贍養費
2021-03-22民事案件法院傳可以不去嗎
2021-02-06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是否合法
2020-12-14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