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解除租房合同算違約嗎(《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疫情期間解除租房合同算違約,疫情不是不可抗力,不可抗力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才能解除而不承擔違約責任,比如地震房子塌了沒法住,疫情只是暫時影響了你對房屋的使用,一般不構成合同解除的理由。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意思是:發生了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致使原先簽訂的合同不能履行、或沒有必要履行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且不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九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疫情期間解除勞動合同合理嗎
企業在疫情期間解除勞動合同是否合理,要依據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在隔離期間解除確診病人、疑似病人等人勞動合同,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
根據人社廳發布的通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應當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并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在此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采取的緊急措施結束。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條?【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疫情冠狀肺炎病毒爆發期間也需要支付相應的房租,如果肺炎病毒爆發的緣由隨意的拒絕支付房租那么就構成違約,但是當事人可以選擇以協商要求減免房租的形式來進行,?如果情況較為復雜的可以聯系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隱名股東轉讓股權是否需要通知顯名股東
2020-11-09有限公司章程范本(二)
2020-11-24網上交通違章多久時間處理完
2021-01-21酒駕被追尾承擔多少責任
2021-02-13現金支票收款人能否是個人
2021-02-13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毒糖果致男童死亡投毒者應承擔何種刑責
2021-03-18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物業能在合同到期后收取物業費嗎
2020-12-12駕照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1-02-22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