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稱要保人,是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按照保險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自然人與法人皆可成為投保人。成為投保人的條件為: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
投保人的義務
根據我國《保險法》的規定,投保人主要有以下幾種義務:
1.按約定交付保險費的義務
保險費是投保人向保險人交納的費用,作為保險人依照合同承擔賠償和給付責任的代價。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約定交付保險費,保險人按約定的期間承擔保險責任。
財產保險的保險費,一般應在合同成立后一次繳清,經雙方特別約定,也可以分期支付,若投保人未按約定交付保險費的,保險人可訴請交付,也可通知被保險人終止合同,人身保險費法商交,也可分期支付。保險人對人身保險的保險費不得以訴訟方式請求投保人支付。
2.如實告知的義務
訂立保險合同時,保險人可以就保險標的或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投保人故意隱瞞事實,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或者因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1)危險增加的通知義務
危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是指在保險合同的有效期內,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的,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應依照合同規定及時通知保險人,保險人有權要求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未履行該通知義務的,保險標的因危險程度增加而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出險通知義務
出險通知義務即保險事故發生的通知義務,是指投保人﹑被投保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險事故發生后,應當及時通知保險人。其意義在于能使保險人迅速調查、取證,采取適當的方法,防止損失擴大,并為賠償和給付保險金作準備。
3.及時通知的義務
4.提供證明、資料的義務
5.對因自己違法而取得賠償或給付予退賠的義務
投保人應具有以下條件:
1、具有相應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18周歲以上的成年人及16周歲,但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人,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投保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或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能成為投保人。
2、投保人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
3、投保人履行交付保險費的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成立公司需由兩個股東嗎
2021-01-31老婆出軌離婚財產怎么分
2021-03-07人民法院是否要執行仲裁裁決
2021-01-13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保險公司假現場拒賠合理嗎
2021-03-17投保人死亡后怎樣變更投保人
2020-12-18城鎮居民是否可以土地流轉
2021-03-25土地流轉需要注意的常見問題有哪些
2021-01-13修建機場拆遷有哪幾種拆遷方式
2021-02-12無證房的拆遷補償比有證的低很多,怎么辦
2020-12-18學校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1二手房買賣簽約前必須注意的有關事項
2021-02-14離婚時農村房屋怎么分割,離婚時夫妻拆遷安置房怎樣分割
2020-11-21佛山瀾石片區舊改 將促進珠三角城市融合
2021-03-10九成居民同意方可改造廣州舊城
2021-02-01受益人相繼去世,公租房拆遷利益該歸誰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