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某鐵路小區,東側圍墻與西側住宅樓之間的甬道相對較僻靜,小區物業公司安裝了電子眼實施24小時監控,2010年6月12日晚,薛某與女友張某在圍墻下擁抱、親吻,被電子眼攝錄。該監控設備存儲周期為10天,按攝錄時間存入新的,擠掉舊的,物業人員每天要瀏覽、檢查行將被自動刪除的視頻信息,如有異常情況須保存并報告。6月21日幾名保安員在檢查視頻時發現此段視頻,正在評論時恰被前去辦事的薛某看見,張當即要求刪除視頻,被兩名熟悉的保安員揶揄、取笑,隨后該段視頻被自動刪除。薛某認為自己的隱私權被侵害,甬道處無需安裝電子眼,遂與物業發生糾紛。
「評析」:本案案情簡單,影響不大,但涉及當前熱點話題,即隱私和隱私權保護問題,近來社會上出現兩種極端現象,一是隱私權濫用,不分時間、地點、場合主張隱私權,動輒提起訴訟,謂之隱私權被侵害;二是公共權力濫用,謂之公共場合無隱私。
其實隱私和隱私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隱私是指個體不愿或不便被他人知道的私人信息,是否成為隱私,完全取決于個體的個人意志,并須通過其言、行給出明確的意思表示;隱私權則是指個體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隱私能否成為隱私權被法律所保護,取決于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進步程度和主流價值觀念以及生活習俗等多種因素,同時要特別注意個人的意思表示,本案中薛某和女友既然敢于在公共場合親昵,說明他們不怕被人看到,并沒有把這種行為視為隱私。
本案中小區物業公司在公共場合安裝電子眼,其目的是維護小區治安,保護公眾的利益,并履行了有關安裝程序,即不違反規定也是有必要的。在公共場合,個人必然是一個社會人,個人有自己的隱私權,其他人則有著享受安全公共環境的權利,只要個人參與社會活動,其隱私與公共利益發生沖突時,其隱私權就必然要向公共利益妥協,何況個人對自己隱私的認知也是隨時間、環境的不同而變化的,與戀人親昵時會討厭電子眼,與朋友們聊天時則無所謂,夜黑風高下夜班回家時則希望多有幾個電子眼,因此在公共場合安裝電子眼并不意味著對個人隱私權的漠視,而是個人隱私權向公共利益的妥協,這是必要的,否則整個社會就無法正常運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商業匯票轉貼現?
2020-12-10締約過失責任是什么
2021-01-05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哪些房產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
2021-03-23超出國家標準的合同條款成立嗎
2021-02-04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失業保險待遇轉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6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保險合同有哪些類別
2021-02-26保險公司修車理賠期限是多久
2020-11-28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
2020-11-15人身險賠付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01土地流轉合同怎么填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