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下,醫療糾紛涉及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醫療糾紛涉及的法律法規:
1、首先是《侵權責任法》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主要注意的點有:1、醫務人員過錯,必須向醫院追討賠償;2、醫療機構有三項免責事由(患者不配合、搶救生命垂危已經盡力、當時醫療水平所限)。
2、其次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十七條起到最后的那些法律條款。這些條款告訴您如果出現醫療糾紛以后,應該怎么索賠,有哪些費用可以索賠。
3、最后有兩個注意點:一是我國有一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但由于立法的原因,這個條例對醫療事故的賠償,還不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賠償。因此,索賠時應注意避開引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二是醫療事故是舉證責任倒置,即醫院對其沒有過錯承擔證明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即無論是醫療事故還是醫療過錯,只要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就得賠償。同時,改變了以往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即完全由醫療機構舉證證明自己“清白”才能免責的做法,轉為必須由患者證明醫療機構有過錯,否則醫療機構免責。下列情形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醫療糾紛是指基于醫療行為在醫方(醫療機構)與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之間產生的醫療過錯、侵權與賠償糾紛。醫療糾紛通常是由醫療過錯引起的。醫療過錯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等醫療活動中的過錯。這些過錯往往導致病人的不滿意或造成對病人的傷害,從而引起醫療糾紛。除了由于醫療過錯引起的醫療糾紛外,有時,醫方在醫療活動中并沒有任何疏忽和失誤,僅僅是由于患者單方面的不滿意,也會引起糾紛。這類糾紛可以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對正確的醫療處理、疾病的自然轉歸和難以避免的并發癥以及醫療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于患者的毫無道理的責難而引起的。亦有人稱之為醫療侵權糾紛,即醫療服務的提供者與接受者之間對醫療行為及其后果是否侵權及侵權責任的爭議。
醫療糾紛包括醫療事故糾紛和其他醫療糾紛。醫療事故糾紛指醫患雙方就具體醫療事件是否構成事故、應否賠償、怎樣賠償產生的糾紛。其他醫療糾紛包括經過醫療事故鑒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不申請醫療事故鑒定的醫療糾紛、醫學會不予鑒定的醫療糾紛。醫療糾紛的解決途徑醫療民事糾紛與其他民事糾紛一樣,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屬民法的調整范疇。根據“私法自治”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國家不予干預,因此,雙方當事人可以就醫療糾紛進行協商,也可以進行民間調解和行政調解,從理論上講,醫療合同糾紛也可進行仲裁解決,但目前仲裁解決醫療糾紛還不受重視。
由此可見,處理醫療糾紛的方法有協商以及訴訟兩種途徑,在一般情況下,盡量選擇協商的方式來解決糾紛,避免把事情鬧大鬧復雜,更重要的是處理糾紛一定要及時。處理醫療糾紛的時候也是有流程的,一定要按照流程來。
2020年最新醫療糾紛處理流程
醫療糾紛的訴訟中質證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年人有繼續受教育的權利嗎
2020-12-13如何妥善處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
2020-12-29交通事故保險如何索賠
2020-12-29婚前債務協議怎么寫
2021-02-05自愿離婚協議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9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例
2020-12-25協議管轄是否只能中國法院
2021-03-26婚外情取證注意事項
2020-11-24遭遇第二次家暴怎么辦
2020-11-13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大學生在校外自殺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8公租房戶口在有居住權嗎
2021-01-27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事項有哪些
2021-02-02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某服飾公司訴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糾紛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