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征地往往是進行大型項目的建設需要。在城市里面,企業為了修建大廈或者店鋪往往需要大量的土地。企業用地不是簡單的一個申請就足夠的,還需要滿足土地地段和城鎮規劃等各項條件。那么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看我國企業征地程序詳細流程的具體規定吧。
【第一步】農用地轉用、征用土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因此,用地單位在初步選定某農用地 為建設用地后,應首先向國土資源局、建設部門、規劃部門咨詢是否符合該農用地的各項規劃。
▲規劃必須符合原國家土地管理局發布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審批規定》(《國家土地管理局令》第七號)的要求。
▲如該建設項目列入國家國土資源局編寫的《限制供地項目目錄》,則地方人民政府批準提供建設用地前,須先取得國土資源部許可,再履行批準手續。
▲如該建設項目列入國家國土資源局編寫的《禁止供地項目目錄》,則在禁止期限內,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不受理其建設項目用地報件,各級人民政府也不批準提供建設用地。
【第二步】確認該農用地可以用于建設,再根據建設部門的要求,進行和編制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向建設部門提交用地申請,建設部門審查符合的,頒發建設項目的《選址意見書》。用地單位應按規定繳納選址規費。
▲其中,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批準文件有效期兩年。農用地轉用或土地征收經依法批準后,市、縣兩年內未用地或未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有關批準文件自動失效。
【第三步】用地單位持該《選址意見書》向同級國土資源局提出用地預審申請,由該國土資源局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書》。
▲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文件有效期為兩年,自批準之日起計算。已經預審的項目,如需對土地用途、建設項目選址等進行重大調整的,應當重新申請預審。
▲建設用地單位申請預審,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申請表(該表由國土資源部統一規定);
2、預審的申請報告,內容包括:擬建設項目基本情況、擬選址情況、擬用地總規模和擬用地類型、補充耕地初步方案;
3、需審批的建設項目還應提供項目建議書批復文件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建議書批復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合一的,只提供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如建設項目涉密軍事項目或是國務院批準的特殊建設項目用地的,建設用地單位可直接向國土資源部提出預審申請。
▲國土資源局在自受理預審申請或者收到轉報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內,完成審查工作,并出具預審意見。二十日內不能出具預審意見的,經負責預審的國土資源局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十日。
【第四步】用地單位憑《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書》向建設部門、環保局等辦理立項、規劃、環保許可等手續,并繳納各項審批費用;
▲環境保護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86)國環字第003號《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對建設項目進行審批。
▲某些建設項目,還需要報勞動行政部門依據《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管理辦法》予以審批。
【第五步】用地單位再持以上審批文件,向原預審的國土資源局提出項目用地的正式申請。
【第六步】國土資源局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擬定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分不同類型,經各級人民政府審批。
▲能源、交通、水利、礦山、軍事設施等確需單獨選址建設的項目,在《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國發〔2004〕24號)實施前批準立項的,仍按原規定報批用地;實施后,屬國務院、國家發展改革等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批準、核準的單獨選址建設項目,涉及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的,報國務院批準;除此之外的單獨選址建設項目,涉及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的,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其中征收土地面積超過省級批準權限的,土地征收必須報國務院批準;建設項目確需占用基本農田的,必須報國務院批準。
▲其中,如占用農用地沒有涉及占用耕地的,則不需擬定補充耕地方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占用本集體農用地和單位占用國有農用地的,不需擬定征地方案。
▲以下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需報國務院批準:
1、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
2、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國家計劃單列企業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3、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4、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人口在50萬以上的城市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內,為實施該規劃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用地。
5、需要征用基本農田的;
6、需要征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
7、需要征用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
實際中企業要想真正的拿到地所需要的遠遠比這個要多的多。土地是國家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想要使用土地都要經過國家的集中考慮,確保被征用的土地不至于因被征用而損害周邊環境或者人民的利益。
2020新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征地拆遷流程是怎樣的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漏診如何賠償
2021-01-28遲到能扣績效獎金嗎
2021-02-25眾籌股權投資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1借款協議書有期限嗎
2021-02-27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網上投保意外險為什么得不到賠償
2020-12-23保險代理人該怎么應對保險糾紛
2021-02-20土地轉讓的流程和所需材料是什么
2021-02-04工業土地分割轉讓嗎
2021-01-26城中村改造中,有哪些房屋拆遷法律政策及常見法律問題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