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張先生與李先生是好朋友,為投資所需,在2007年共同購買了一處200萬元的房產,其中張先生出資150萬元(包括以張先生名義向銀行借款120萬元和現金30萬元),李先生出資現金50萬元,兩人口頭商定銀行借款由張先生負責歸還,房屋登記為共同共有。后來,房價漲到360萬元,兩人為了房子的事產生了糾紛,于是起訴到法院。
類似案例屢見不鮮,司法實務中法院審判思路也不盡相同,為避免糾紛,建議合伙買房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弄清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的區別
共有產權在進行產權登記時有兩種方式:一種為共同共有,一種為按份共有。不同的登記產生的法律后果不同,分割方式也不一樣。
簡單地說,共同共有是不分份額大小的共有,分割時原則上是均分,同時考慮到出資等因素。按份共有原則上按照出資比例來分割,除非雙方約定不按出資比例分割。
所以,如雙方出資不同,就應當登記為按份共有,并且將各自所占份額寫清楚。
二、簽訂書面協議
光在產權登記上注明還不夠,最好還能簽訂一份書面的協議:寫清楚各自的出資方式、出資金額、貸款由誰償還、按什么方式分割,相關的稅費、租金收益、使用、物業管理費等如何承擔或分享等等,將責權利約定明晰。萬一雙方產生糾紛,這份書面協議將成為解決糾紛的重要依據。
三、銀行借款詳細約定
實務中,對以一方名義向銀行借款并按月償還的性質如何認定,法院有不同的理解。有的法院認為一方向銀行的借款也屬于該方出資,是通過融資方式的出資;有的法院則認為,只有實際拿出來的首付和每月已歸還的利息和本金才算是出資。筆者另一個案件中,法院將投資總額計算為雙方首付與已還銀行的本金及利息之和,而不將投資總額理解為房價款的簡單相加。
因此,如以一方名義向銀行借款并獨自歸還,應當在書面協議中寫清楚銀行借款是否算一方出資以及將來的分割方式。如以一方名義向銀行借款而由雙方共同償還,應當詳細約定款項進出的賬戶,每月還款也應當通過銀行轉賬。有的案件中一方把現金交付給借款的一方來還貸,這在產生糾紛后就難以舉證自己的出資款項了。要在共同投資中避免這樣的風險。
合伙買房時,在產權方面一定要記住這三大注意事項,這樣才能避免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流男方賠償多少合理
2020-12-04解除同居關系是否退彩禮錢
2021-03-10債務還不上車以抵押車怎么辦
2021-01-2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遺囑財產需要交納繼承稅嗎
2021-02-25事實婚姻如何起訴離婚
2021-03-10判決生效后還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6拖欠物業費幾年失效
2021-02-12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房產贈與的份額很少怎么收稅
2020-12-26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購買財產保險后要注意什么
2021-02-24保險受益權的適用范圍
2021-03-26招商引資時修建的廠房,被當做大棚房,沒有拆遷補償怎么辦
2021-01-27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是按人口算還是按實際面積算
2021-01-14珠海香洲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3小產權房怎么拆遷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