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所以,未成年人在民事訴訟中可以作證。甚至超出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之外的未成年證人證言也具有證據能力,只是其證明力有限而已。人民法院認定證人證言,可以通過對證人智力狀況、品德、知識、經驗、法律意識和專業技能等的綜合分析作出判斷。未成年人心智尚未發育成熟,社會經驗有限,其證言證明力自然相對低一些。“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言”只有與其他證據相結合才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其證明力相對就更弱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變更登記行政機關未盡義務如何維權
2020-12-06交通事故怎么界定
2020-12-13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2020-12-0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定
2021-02-11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保險公司賠償的時限是什么
2021-02-14購買婚嫁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21車沒保險被追尾了怎么賠償
2020-12-31責任書出來后保險多久理賠
2021-02-08土地出讓合同中會注明耕地嗎
2021-01-15法律是如何規定土地出讓金的
2021-01-05